跨越意识解释鸿沟的现象概念策略与无现象概念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aa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心灵哲学领域聚焦讨论的论题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哲学家们发现了现象意识的难题,它是否具有本体论上的地位呢?这也成为哲学家们无法定论的困惑。意识的最新研究发现,意识经验具有一种不同于物理特征的主观的现象特征(感受性质)。而物理主义似乎遗漏了这个重要特征,即便尝试用任何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也都无法触及。既然物理主义无法解释这个重要特征,反物理主义者也据此推断有一个“解释鸿沟”存在于意识的现象特征与关于其物理解释之间。此后,反物理主义者基于现象概念提出了各种思想论证来推翻物理主义的根本原则,而多数物理主义者为了捍卫自己的立场采用了现象概念策略的回击方式。正当现象概念几乎成为所有物理主义者和反物理主义者关于理解意识的争论焦点时,迈克尔·泰和德里克·鲍尔却声称现象概念并非是不同于其他所有概念的特殊性的概念,甚至是并不存在的。该主张的目的同样是消除以现象概念为支撑的反物理主义的攻击。但是他们一并抛弃了以现象概念策略为核心的捍卫物理主义的方式,因此该主张一经提出势必会招致反物理主义和物理主义双方的诘难。由于国内对这议题的研究关注并不多,以此为题来讨论感受性质和现象概念的诸问题以及现象概念策略和无现象概念的策略的不同解释方案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介绍形式为主,叙述、讨论和整合了当前意识研究领域关于现象概念这一议题的论述,初步介绍了迈克尔·泰和德里克·鲍尔关于现象概念的核心思想,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希冀将为心身问题之意识解释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在本文中的第一章节,我主要介绍了关于意识问题研究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当下意识解释中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原由——意识的“难问题”和解释鸿沟的提出。第二章开始介绍包括布洛克、内格尔和丹尼特等著名哲学家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感受性质的描述和理解以及关于现象概念存在性的知识论证和解释鸿沟论证。第三章主要聚焦于迈克尔·泰关于现象概念主体性的描述和洛尔、帕品纽关于现象概念策略的论证。在最后一章里,集中讨论了迈克尔·泰针对鸿沟论证和知识论证的解释,以及泰和鲍尔最新的关于无现象概念策略的初步探讨并在结语部分对现象概念策略和无现象概念策略作了简短的小结评论。
其他文献
副现象论假定了一种事件二元论。这种事件二元论既有包括脑在内的物理事件又有心理事件。它有三个基本观点:(1)心理属性相对于物理属性而言,是不可还原的,(2)这些心理属性为物
Barium ferrite micro-/nanofibers with special morphology,nanowires with diameters of 100 nm,nanoribbons with diameters of 1μm,and nanotubes with outer diameter
本刊讯(欧奋)为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由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陈高卫同志带领的省人大机关党委委员、各党
心灵问题是一个亘古弥新的问题。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建立独立的意识论或心灵哲学,但他们在建构“新唯物主义”过程中也对心灵问题作过各种阐述和规定,为我们探讨心灵问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煤炭资源管理状况如何,对国
首先借助文献中报道的Zr-Nb合金体系中bcc相的热力学参数计算了Zr-Nb相图中处于混溶间隙内部的锆铌合金发生调幅分解的温度以及成分区间,然后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
采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研究了小麦新抗源一粒葡抗小麦条锈病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感病品种铭贤169,一粒葡对条锈菌的侵染
本文基于电动车的大普及及中职部分学生达到骑电动车法定年龄的现实,通过第二课堂推行选修测试、家校互动落实登记制度、多方联动加强教育督导、适度帮助提供人性服务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