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后的中韩关系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从历史上就与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关系,但由于冷战的原因,两国关系阻断了将近半个世纪。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突显,中韩两国抓住机遇打开僵局,建立了外交关系。建交后,中韩关系迅速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都在逐步加深,显示出明显的外交特点:经济关系先于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成为依托;首脑活动日益频繁。 对两国发展有利的因素包括:文化上的共通性,经济上的互补性,外交上的共识性。但两国关系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朝鲜族的地位问题;政治制度的差异问题;台湾独立的外交问题,宗教交流的隐患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给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还是要远远大于障碍因素。如果中韩能够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来发展两国关系,两国共同利益不断扩大,“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共识大大加强,两国关系定将不断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其他文献
3 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征)董事长姜卫东连夜返程,传递“两会”好声音,谋划企业新发展。
每年收获季节,农田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秸秆产量有9亿t,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有5.8亿t,这些秸秆和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这相当于7
山西省大规模冬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为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好今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大会战,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山西省农机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三夏”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