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先级的车辆边缘网络任务分配卸载算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m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联网作为5G移动通信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业务需求,产生了一大批对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都有要求的汽车应用。但是,在目前的车载通信环境中,常规的任务迁移与资源分配方法难以满足实时路况、智能识别等新型车载应用的低时延、高可靠需求。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以在智能交通等新兴车辆应用环境的网络边缘侧部署大量高性能服务器,终端车辆将任务卸载至MEC边缘服务器执行,能够有效减少各项任务的执行时延。因此本文在边缘环境中面向车辆自组织网络通信,并根据不同的使用情景,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任务卸载方法。(1)针对单向车道多终端车辆应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k,DQN)的任务优先级分类的时延优化任务卸载算法,使得终端车辆能够最大化任务的处理速率,减少用户任务的平均时延。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rchy Process,AHP)划分终端车辆服务的优先级,通过对时延约束和安全级别赋予更高的权重系数,保证应急任务的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其次,根据任务预处理时间初始化和卸载服务。最后,基于任务优先级设计决策方法制定合理的计算任务卸载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整体收益,减少用户任务的平均时延,有效提升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2)针对车辆集群的任务场景,考虑到终端车辆数量的增长会给MEC服务器节点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聚类的车联网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算法。首先针对车联网集群场景构建了系统模型,并采用以终端车辆优先级为聚类特征的K-means聚类算法实现终端车辆聚类。通过车辆聚类,将优先级最高和最低的聚类分别分配为边缘计算和本地计算。对于集群中的典型车辆,通过DQN来学习最优的分布式计算卸载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大幅度降低系统任务的执行总时延。
其他文献
为解决高原地区供氧所需氧源问题,研究和开发一台适用于高原地区的低功耗、低成本、长寿命和强稳定性的制氧装置势在必行。文章模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搭建一套30m3/h的制氧装置,研究冲洗和均压方式、冲洗管径、吸附时间对制氧装置所生产氧气浓度和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制氧装置在最佳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高原制氧装置在冲洗方式为常冲洗、均压方式为上均压、冲洗管径为10mm、吸附时间为36s时制氧效果最佳且稳定
航空供氧装备的发展决定了飞机性能的发展,其技术的先进性是飞机战术技术性能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分子筛制氧系统在航空中的应用,促使了航空飞机供氧系统的发展与革新,该文针对航空飞机在不同飞行高度下飞行员的吸氧需求,开展了新型制氧系统的设计。
通过对风电机组齿轮箱、偏航变桨齿轮箱、液压系统的介绍,反应润滑对于风电机组大部件的安全稳点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风电机组设备的可靠性和发电量,并且对运行中润滑油的监测指标和周期加以阐述。
<正> 为开发学生智能,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笔者曾于一九八四年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四逆散临床举隅》、《泻心汤类方的区别运用》、《血证的配方原则及辩证选药规律的探讨》等三次讲座。讲座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组织:
期刊
高原供氧是预防高原病发生及降低高原病发病率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急进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文章总结归纳了当前弥散供氧主要的应用场所,如隧道、列车、矿山、移动富氧室及建筑室内等场所,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弥散供氧,推进弥散供氧在高海拔地区的广泛应用。
高原运行的列车需要增加制氧系统来维持车厢内的氧气浓度。本文基于某高原地区轨道列车项目,介绍了高原轨道列车制氧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某9节编组型式高原列车,进行了制氧系统设备选型计算和控制逻辑设计,针对该制氧系统进行实际线路运行实验,测试性能指标参数、空车增氧速率测定、车内达到的氧浓度指标、分布式供氧效果、车厢内含氧量安全报警等项点,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氧系统能够满足TB/T 3216—2009
<正> 凡用滋补人体气、血、阴、阳的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难经·十四难》亦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这就指出了补益五脏的大法。临床中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气血双虚之不同。因此,补益剂也相应的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及补阴、补阳等五类。但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病情,互相调整。如《景岳全书》云
期刊
以两套250Nm~3/h产富氧能力的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实际运行情况为例,对运行中存在的分子筛跑料和粉化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各项原因进行操作调整和对设备结构进行改造,最终解决了分子筛吸附罐跑料及粉化现象。
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但随着工业化发展,高原地区空气密度不断降低,很容易出现高原发应,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害。因此,相关部门对制氧供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解决高原环境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深入探究了制氧供氧技术的研究发展,并提出一些方案,望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改变,血流灌注量减少使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心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等,严重者可诱发心肌梗死、猝死等不良事件。及时的血运重建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血供,但同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再灌注损伤,损害心肌的结构和功能,被认为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再灌注治疗效果的主要事件。导师曹洪欣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特点在于“阳虚痰瘀”,并依此提出温阳益心法,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