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谘议局是清末“新政”时期在地方设立的议政机构,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过渡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广东谘议局的筹备、成立、议案、活动等的考察,分析谘议局的特点、性质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谘议局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能为我们今天的民主制度建设,尤其是地方民主建设提供借鉴。 1909年10月,广东谘议局成立。广东谘议局的议员都是官绅,但已不同程度地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广东谘议局存在的两年间,曾召开过两次常年会、两次临时会议,共通过147件议案,主要是关于积极推行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的议案及为争夺对省行政、法律、财政监督权而与地方行政官厅发生矛盾与冲突的议案。广东谘议局参与了全国的国会请愿运动,在广东独立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遵循一定民主程序,对本省利弊兴革等项行政事宜实施提案和审议的议政机构,具有自身的特点。广东谘议局存在期间认真履行谘议局的各项职责,积极议政、参政,在广东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广东近代化起了积极作用。广东谘议局与地方行政官厅在省政问题上发生了大量争议和纠纷,它积极除弊兴利,寻求并得到了各方支持。由于各界的积极推动,谘议局得以在排除阻力的过程中取得一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