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依据近年来高中生体质健康的调研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在学习压力、身体素质、个人兴趣状况等因素影响下,学校体育的部分学生出现体育学习兴趣低下、运动能力减弱的现象,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体困生”。因此本研究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则,遵循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当前“互联网+”模式为切入点,提高体困生体育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科技网络与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分析,从而为体育教学网络化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焦点访谈法、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验论证相结合的手段。主要运用实验法教学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前四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采用立意抽样抽取宁陵县第二高级中学的20名体困生参与实验研究。通过《体育学习兴趣量表》评价对比实验前后体困生在运动式体感游戏教学模式下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变化,以《体育情境兴趣量表》来检验运动体感教学情境下体困生的兴趣水平,进一步分析运动式体感游戏对体困生的影响,最终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体育学习兴趣能够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兴趣水平、体育学习消极兴趣水平、自主探究与学习能力、运动参与程度以及对体育的关注度。2.实验前实验对象(体困生)与体育教师的体感认知水平较低。3.运动式体感教学对高中体困生体育学习兴趣由有积极正向的影响。4.体育情境兴趣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带动体困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5.运动式体感游戏实验教学前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呈现显著差异。6.实验对象对运动式体感教学效果满意,实验课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