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江健三郎的早期存在主义文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从表现意识来区分,大江的存在主义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从《奇妙的工作》到《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为早期,表现的是荒诞意识以及如何超越荒诞意识。此后的创作表现的是一种边缘意识。本文主要论述大江健三郎的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大江文学特色,更好的理解日本文学走向世界的原因;也可以了解战后日本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 。第一部分,大江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大江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产生,是在特定的文学基础——存在主义在日本的传播,社会环境——二战前后的日本社会状况及文化氛围。这些大背景下,加上大江自身经历必然产物。第二部分,大江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内容。大江早期存在主义文学主要受萨特的“荒诞”观念的影响,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最后又成功的超越了萨特的“荒诞”观念,赋予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类的自救,形成大江式的存在主义文学。因此,根据这个发展脉络,可以把他的早期存在主义文学分为三大主题:荒诞在大江表现“荒诞”的小说世界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表现战后青年人的精神危机,即虚无意识;另一种是表现战争所造成的人性的危机,即人性的异化。毫无疑问,大江文学中的“荒诞”意识是在萨特“荒诞”观念的启示下发生的,其中的借鉴和被借鉴关系,或者说师承,是相当明显的。但同时,大江对萨特荒诞意识的接受,是在既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在价值趋向上有着迥异于萨特的特点。萨特用一种哲学化的眼光观察世界,荒诞在他笔下,既不是一种历史性的现象,也不是一种民族性的现象。荒诞在他看来是一种超历史超民族的人类共有的现象,是世界的本质,是人不可摆脱的宿命。大江笔下的荒诞<WP=41>与萨特的荒诞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突出地表现在,大江式的荒诞是作为历史的,民族的寓言的荒诞,在时空意识上有着相当明确的针对性。这是一种具体的历史荒诞,是对日本社会现实不合理的现象的批判和否定。因此,这种荒诞并不具有确切的形而上性质。由此可见,大江对萨特荒诞意识的接受的时候,非常自然的对荒诞意识进行了改造,将萨特笔下的人类抽象性,转化为日本社会现实的具体性。反抗荒诞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主要不在于对恶心、荒诞的世界以及人生如何认识,而在于面对这恶心、荒诞的世界、人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如何行动,这就是他的自我选择的哲理。大江无疑也受到萨特的那种绝对的自由选择的影响。当时日本社会从贫困、混乱状态之中摆脱出来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精神生存领域却受到威胁。大江笔下的陷入精神和信仰危机的日本年轻人,他们并不甘心沉沦于失落自我的痛苦境地,而是选择以反社会反道德的荒诞行为(性和犯罪)来表示对社会对人生的漠视和反抗(反抗荒诞的现实),却仍受制于荒诞命运的摆布,最后陷入了更加绝望的境地。超越荒诞大江成熟期的作品超越了其初期作品,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随着对人的生存状况探索的深入,大江在抗拒着极力表现荒诞情绪的欲望,奋力升华到超越荒诞的生存困境的层面,他执著的探索着实现人类自救的可能,他所理解的人生存的本质意义是:要克服人生的各种障碍,直面现实人生,战胜痛苦和厄运。大江在超越萨特的同时也找到了最适于自己表达的主题:边缘主题,即残疾儿主题。第三部分,大江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审美价值。大江健三郎早期存在主义文学创作受到存在主义美学的影响,但又植根于日本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巧妙地把东西方文学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即把心理体验与怪诞风格融为一炉,成为怪诞的心理体验,这是大江健三郎在审美上对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一种超越。 <WP=42>心理体验存在主义美学的核心思想是揭示人的内心的体验、感受、矛盾的心态和自我的反思。大江早期文学创作无疑受到了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使得大江的文学创作重视主观真实甚于客观真实,重心理体验甚于外部作为,具有明显的“心理体验”特色。这种心理体验特色具体的表现为把日本第一人称的“私小说”和 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技巧相结合的心理描写。怪诞风格存在主义认为,世界不可知,人不可知,连自身也不可知。因而认为只有非理性才是对现实悲剧性的把握,认识和感受的基点,所以他们热衷地描写人类生存的病态和异化,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荒诞悲剧”。大江早期文学创作受到存在主义的“荒诞悲剧”的影响,使其创作具有怪诞风格。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怪诞意识 大江的创作由内心痛苦而出发,多表现“孤独”和“死亡”这两种怪诞的人生意蕴和生命意象,他将本民族的传统意识与外民族的现代意识完美的结合起来,而变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之一。怪诞人物 大江笔下的人物,从整体上看,是处在生存困境的人类的形象;而从个体上看,则是突出暴露人性的弱点的各种形象。无论整体还是个体形象,都蕴含着、表现出作者创作中的怪诞意识,这种意识一直渗透到人物的行为、习惯、性格、心理、经历、命运之中,使这些人物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传统结构体系的住宅已不能满足市场、消费者的要求和建
螺旋流可分解成轴向流动与强制涡流,是涡线与流线重合的一种特殊流动。在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如在射流技术、燃烧技术、气力输送、旋风分离及水力浮选等方面均应用了螺旋流。在
本论文以东北煤炭建设工程总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该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为背景,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步骤、工具在企业各分项、分部工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使工程达到最佳
教育部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针对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这
在七十年代的西方,当时的建筑师和理论家对于建筑的反思都是集中在对功能和形式主义的批判上。可不同的是,其中的一批建筑理论学家他们将探索的重心放在了人们忽视的大都市社
一个国家的政治离不开公众参与的支持,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有助于增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实现民主化的政府公共决策,避免公共领域出现冲突,防止异化政治权力。本文通过解读现有的
民生新闻反映百姓身边的新鲜事,为百姓排,陇解难。但是,一些媒体的民生新闻一味追求短平快,往往缺乏深度和影响力。一是过多关注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民生事件,只图表面热闹,忽略了
公法规范与私法规范的协调是民事立法与司法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协调好公、私法规范不仅需要具体制度的构建,更需观念更新。绝对化的公、私法二元论认识割裂了公法与私法的关
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语言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和人文学家的关注。各种语言中都有一定的语言手段用于委婉表达,它在人们日常生活
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吉林省计划修建2000公里高速公路,除部分为新建设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要利用旧路进行改扩建,但是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量日益增长,重载交通日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