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作家阎连科,为“土地”与“农民”谱写了一曲曲爱恨交加、可歌可泣的悲喜剧。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是以特殊时代为背景,植根于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因增添了一些鬼魅虚幻元素和乡土神话元素而显得愈加神秘。对人物的描绘“真实”与“虚构”相互映照,形象生动。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边缘人物,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既清醒又迷茫、既执着又颓废、既渴望逃离又寻求精神回归,在迷茫彷徨中陷入到虚无的境地。 作家阎连科极具洞察力地描绘了反映人类苦难和人性善恶的世态图。当前,在逐渐加快步伐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悬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的苦难、落后与城市的冷漠、隔阂等人类生存及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逐渐显现。在此情况下,阎连科的小说创作更具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 首先,针对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并作系统性的爬梳及评述,同时,结合作家个人的生活体验、时代与社会背景因素,来剖析内在的人物形象和外在的人物命运之间的联系,探究其产生的深层缘由,揭示人物塑造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此外,透过小说中人物原型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来解读阎连科观察社会状态的视角。与此同时,探索了阎连科创作的价值所在,创作诉求及动机,以此来反观阎连科对人性及国民劣根性的探讨与反思,以及对人的生存、命运、价值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