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作为有效化解中国城市水污染治理设施困境的重要路径,近10年的实践证明它符合我国政治、经济和城市社会发展的国情,这种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市政设施的市场化并不会损害公众利益,相反,由于市场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困境,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对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及公众生命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在中国的产生、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几乎还属于新生事物范畴,加上它独特的专业性、实践性、公益性、特许性和商业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形态,它在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进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有的属于制度环境方面的问题。对于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必须进行外部政策供给的创新、设计、改造和完善,以满足市场化建设与运营的需要;对于制度环境方面的问题,必须通过建立配套的推进政策、规范的管理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纵深推进以及社会公共事业市场化进程逐步启动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下,本文以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作为研究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七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提出的起因及选题的意义,交代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全文的创新之处。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研究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第二章重点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在对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传统理论进行分析、检讨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取向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二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这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不能象私人物品一样有着平等进入、公平竞争和利益最大化为普适性的市场特征,它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三是这种市场化的取向和市场化的局限性需要以一定的规制设计进行协调,要通过规制的建立来解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这一公共物品市场化局限性的矛盾以及保证市场化取向的有效实施。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的内容。本章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在国际和国内的历史进程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评价,对当前国内市场化进程中三种较为典型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当前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的现状作了一个总体性评价。与此同时,还研究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化战略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二是市场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是讨论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和政策研究问题,也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该部分对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如何建设与运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安排和政策研究,其中第四章主要讨论了融资机制的创新和政策策略研究问题,第五章主要研究市场化模式的改革路径的选择及实施,第六章通过模型设计和定量研究重点讨论了关系到市场化生命线的定价机制问题。第四部分也是第七章的内容。主要是本研究的结论及对未来的展望。随着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预见,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程度将在政府外部政策的供给推力主导以及投资运营商内部利益诱导的配合下逐步提高,前景将十分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