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捻针仪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子捻针仪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选穴均为百会、印堂、神门(双侧)、内关(双侧)、三阴交(双侧)、安眠(双侧)、心俞(双侧)、脾俞(双侧)、足三里(双侧)。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子捻针仪。入选患者每周一至周六每日1次,总共6次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1天,共两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表6项(PSQI)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量表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组内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组内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组内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组间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电子捻针仪组总有效率为86.68%,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1.05%,说明电子捻针仪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配合电子捻针仪以及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在PSQI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估患者的失眠,电子捻针仪治疗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尤其在睡眠持续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及睡眠障碍五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睡眠质量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电子捻针仪疗效稳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作用机制的探索。
其他文献
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于2010年8月25-27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国际卫星组织、相关运营商、科研机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拉林露天菜田黑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下(常规水肥、80%常规肥(减肥)、80%常规水(减水)和80%水80%肥+秸秆深埋(减水减肥配施秸秆))菜田黑土、淋溶液中磷元素的迁移、转化特征及大白菜对磷元素吸收、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水肥处理下露天菜田黑土不同剖面层次土壤全磷、有效磷变化特征明显,所有水肥处理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含量随着土壤的纵深基本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且0
天然玉米醇溶蛋白制备的膜机械性能不强,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实验采用介质阻挡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直接处理玉米醇溶蛋白粉,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改性,研究了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的防治对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6287例初产妇中1021例宫缩乏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 随机选择条件相似的4356例初产妇(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