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川东红层地区,大范围(或局地)强降雨天气往往会诱发大量群发性滑坡灾害。尤其是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天气系统紊乱,致使局地异常天气现象越来越频繁,程度越来越高,并出现“旱涝急转”的特殊现象,更加剧了地质灾害的爆发。滑坡的早期识别是指对未来可能形成滑坡或可能发生大规模变形的斜坡体进行提前判识,以期减少滑坡灾害对人类人民财产造成的威胁和损失。但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要准确的判识一个潜在滑坡是相当困难的,一方面是因为地形切割强烈、植被覆盖、野外工作可视度差等因素增加了识别的难度,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岩土体的结构和性质差异相当大,难以找到普遍的、统一的识别标志。川东红层滑坡主要发育在川东地区的较平缓的砂、泥岩互层的斜坡体上,分为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两大类。根据滑坡岩层的倾角度数不同,又将岩质滑坡分为平推式滑坡和缓倾顺层滑坡。平推式滑坡主要是指岩层倾角在3°—5°,最陡也不超过10°的滑坡,滑坡平面形态的横向宽度往往大于纵向长度,是川东地区非常典型的一类滑坡,其中,根据平推式滑坡的形态及规模特征,又将其分为板梁状滑坡、单级平推式滑坡和多级平推式滑坡;而缓倾顺层滑坡主要是指岩层倾角在10°—20°之间的缓倾岩层滑坡。土质滑坡根据其覆盖层厚度及形成机理的差异又分为浅表层土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但川东地区的土质滑坡以浅表层土质滑坡为主。本文的早期识别主要分为岩质类滑坡早期识别和土质滑坡的早期识别两大部分。对于岩质滑坡的早期识别,主要通过对板梁状滑坡、平推式滑坡、缓倾顺层滑坡的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各类滑坡的地质模型,由于平推式和缓倾顺层的地质模型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将其统一归为平缓岩层滑坡,然后结合收集的遥感影像图和对大量的地面调查,从遥感解译和地面调查两个方面总结出板梁状滑坡和平缓岩层滑坡的早期识别标志。对于土质滑坡的早期识别,也是在把握浅表层土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的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的前后遥感影像图对比,从遥感和地面两个方面归纳总结出其早期识别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