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海内的认知度却远不如西方国家,想要全面研究语言的特性就应该将其置于整个研究体系中,用跨语言的思维将具有相似语序类型的语言特征描写。连动式这个特殊的语法结构,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我国连动式研究在古汉语方面较为薄弱,尤其表现在上古汉语研究,多集中在现代汉语的理论层次。本文在类型学的研究视角下,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具体经典著作《仪礼》出发,探索其中连动式的形式及特点,并且运用跨语言对比的方法与粤语等语言中连动式相比较,发现词汇化、语法化的类型学特性。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基础发现了三点不足之处:国内外对连动式的界定标准有差异性;重视共时研究,轻视历时研究的现状;基于类型学下连动式研究仍然薄弱。本文意在类型学视角下重新讨论界定等问题。第二章《仪礼》连动式概况研究,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讨论了连动式几个问题:韵律连贯性、是否有停顿问题;是否有连词问题;V着形式是否是连动式。而且分析海外学者在类型学视角下对连动式界定的适用性问题。最后对连动式下定义,并总结《仪礼》连动式应具有的六点特征,以及数量统计。第三章从句法层次对《仪礼》连动式进行全面的描述,根据动词结构的数量划分为单级连动式(两个动词连用)1662例和多级连动式(多个动词连用)175例两大类,再以连词为标记,根据连动结构中是有连接词分为了无连词结构、有连词结构,以及根据动词性成分前后是否有状语、补语等分为了附加型。发现《仪礼》连动式结构复杂,数量虽然有1800余条,但是重复性高,如“答拜”“拜送”出现238、106次。第四章从语义层次分析,《仪礼》中可以充任连动式动词结构的主要有:趋向动词、使令动词、心理动词、行为动词几类。同时分析连动式中动词内部关系,有纯粹的时序关系、共时关系、表修饰关系:表目的、状态、动作、因果等。发现其语序顺序符合VO型类型特点,由语义靠近动因与可别度领先动因影响。第五章在类型学视角下研究《仪礼》与上古汉语、粤语等其他语言中连动式的相同与不同,分析以VO型为基本语序的语言所蕴涵共性,会发生词汇化语法化的演变趋势,并以连动式向动结式、动趋式的动态发展进行讨论。综上所述,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框架下对《仪礼》语法、语义进行全面分析后,与先秦汉语、粤语的对比研究,发现含有连动式以SVO为基础语序的语言确实存在着共性,在词汇化和语法化上有着相似的演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