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货币当局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货币理论及其揭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理论基础,在技术操作上以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为标准,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济形势变化、制度变迁等综合力量相互作用下“相机抉择”的结果。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定义、选择标准、相关理论以及西方各国在不同阶段的中介目标选择。第二章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实践入手,分两个阶段介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伴随我国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机制的根本转型而发生的变化。第三章研究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并对适宜性减弱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研究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取向与选择问题。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遭到了削弱,其原因在于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太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等。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利率、汇率、资产价格、通货膨胀率等其他可供选择的变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还未成熟或根本不具备,继续维持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选择是符合现实的。通过对近20年时间跨度内各个货币总量(M0、M1、M2)与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平稳性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证明,我们发现,在货币总量各个层次中,以M2为核心指标,M1为次核心指标,并保持M1/M2流动性指标的协调一致,应该作为转轨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取向的重点。但从未来形势的变化和带来的冲击看,如金融创新、网络金融、开放扩大以及利率市场化等,使利率上升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提高,我国应及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向利率这个核心目标。同时,在转轨时期,不应单纯盯住一个中介目标变量操作,而应进行目标“篮子”调控。本文运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已有的理论观点、实践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以得出自己的结论,力求做到理论严格根植于客观事实,并为实践所检验,使其更符合科学性与准确性。
其他文献
大学生就业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的日益发展孕育着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机遇,网络创业作为一种新型创业形式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促进以
本论文是关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运作问题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辨明资产管理公司的理论特征,以及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在处置大规模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上的适用价值和应用条
儿童美术教育是提高儿童动手、动脑能力的教育,是在学校内外两种平台的基础上展开的。文章主要就国内外儿童美术教育进行比较,并加以反思,希望此次的理论研究能够对中国的儿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党的建设不仅是我党在革命年代克敌制胜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党在新时期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国情和党情相结合,从思想、组织、
目的分析自主呼吸状态下光电容积脉搏波法对健康人群心率变异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校本科生健康志愿者64名,所有志愿者均行心电图(ECG)及光电容积脉搏波法(P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