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2283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社区承担着我国城市社会细胞的重要角色,成为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则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它标志了城市城镇化进程和文明程度,是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前提,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权利的坚实保障,是实现文化大繁荣的必经之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基本生存空间,与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联系,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建设城市社区文化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根据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思想观念滞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投入机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文化活动的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等原因,导致了以下问题:一是社区文化配套设施不健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社区之间的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等。二是社区居民参与率低。主要包括社区文化活动主体不均、社区居民参与率低,辖区单位积极性不够、参与度不高等。三是政府职能部门与居委会职权不明晰。主要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与居委会权责不明确,社区文化间信息化程度不高,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薄弱、结构不合理等。四是居民的社区意识不强。主要包括邻里熟悉度低、交往甚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不强。为深入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确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系统性、开放性、多元性、创新性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原则,明确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第一,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城市社区文化资源。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有效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第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提高社区主体参与率。要以人为本、提升社区活动吸引力,积极引导、广邀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共建,推崇社区特色、打造“一区一品”活动;第三,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规章制度,规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要健全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素质、整合人力资源;第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提高居民社区共建意识。要加强分类指导、传递正能量,为社区居民提供相互交往平台、增强社区归属感,提升社区整体人文素养、注重社区文化教育。
其他文献
针对某一典型含氧煤层气气源,构建了适用于小型液化装置的丙烷预冷氮-甲烷膨胀液化精馏工艺,并采用Aspen Plus对该流程进行建模及分析。以流程比功耗、甲烷回收率为评价指标,
鉴于高一寄宿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区别于普通高中生的显著特点,基于山东省3500名高一寄宿生的抽样调查,实证研究高一寄宿生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高一寄宿生
<正> 我室1983~1986年对35种皮肤病计146例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其中红斑狼疮42例,大疱性皮肤病18例,扁平苔藓14例,其他皮肤病72例。血清ANA检查:42例红斑狼疮为1
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54头 ,随机分为9组 ,分别施以3种不同日粮 ,每种日粮处理组分3个重复。3组日粮分别为添加0.50 %异麦芽低聚糖(IMO组)、110mg/kg 阿散酸(抗生素组)和空白对
对胎儿利益的侵害古而有之,但近现代以来,由于经济、政治、伦理、道德因素的影响;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胎儿生命健康权受到损害的案件日趋上升。而医学的进步,有助于确定出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10所普通高校1 200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涉及现在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态度、习惯及体
如今,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重视社交与互动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与经营理念的转变,要求企业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采取新的营销策略来开拓和维护市场。网
在信息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新思想不断更新,信息化、网络化就像核裂变一样冲击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面对互联网,应如何应对?只有深入了解它的经济背景及可能给企业管理
教师安全注意义务是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核心问题。教师安全注意义务的具体内涵,应当借鉴英美侵权法中的"合理人"标准,建立相应的"合格教师"标准,结合保障各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