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输送机由于自身的运输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捷等优点,在冶金、建筑等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输送的过程中,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性能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作为螺旋输送机的关键部件,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螺旋输送机的关键部件螺旋体与物料颗粒发生摩擦和碰撞,使螺旋体本身发生磨损,所以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螺旋体的磨损性能也是值得考虑的。本文以螺旋输送机作为研究对象,以螺旋输送物料的颗粒速度,输送物料的单位质量流率以及功率消耗作为其输送性能的评价指标,以离散单元法为理论依据,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为研究工具,研究了在整个输送过程中物料的输送速度及单位质量流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与螺旋输送机相关物理因素(转速、填充率)和几何因素(螺距和倾斜角)对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性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螺旋输送机的螺距、填充率以及倾斜角的增大,对输送颗粒速度影响不大;但随着螺旋转速的逐渐增大颗粒输送速度逐渐增大;随着螺旋输送机的螺距、填充率和螺旋转速的增大,单位质量流率也逐渐增大,但螺旋倾斜角的增大,未提升单位质量流率的大小;随着螺距、填充率、螺旋转速和倾角的增大,功率消耗均逐渐增大。所以可以通过提高螺旋转速、增大螺距以及加大物料填充率来提升螺旋输送机的输送量,但是同时也会造成功率过大消耗,而倾角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其输送性能,只会造成功率的损耗。在分析螺旋体的磨损性能时,以螺旋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磨损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作为辅助分析工具,以螺旋体的最大磨损深度和平均磨损深度作为评价磨损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物料颗粒对于螺旋体的磨损情况,研究了在输送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转速、填充率、螺距和倾斜角)对螺旋体的磨损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磨损最严重的位置位于螺旋体的螺旋叶片的外边缘上,随着径向距离的减小,磨损情况也逐渐减小,在螺旋叶片与螺旋轴相交处,即靠近螺旋轴处的磨损量最小。在输送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螺旋体的最大磨损深度和平均磨损深度也逐渐增加;随着螺旋体的转速、填充率和螺距的增大;螺旋输送机的最大磨损深度和平均磨损深度逐渐增大;当螺旋倾角发生变化时,磨损的位置也会变化,最大磨损发生的位置在螺旋叶片的外边缘上和螺旋轴上,最小磨损发生位置依然在叶片和螺旋轴相交处。随着螺旋输送机的倾斜角的变化,最大磨损深度和平均磨损深度在15°~30°,在0°和45°时的磨损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