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巨刺法配合挠场仪治疗与普通针刺法配合挠场仪治疗早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的比较,为了方便探讨巨刺法配合挠场仪在治疗早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靠性,为治疗早期肩周炎的病人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病程3个月内,年龄40-70岁,肩部有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有障碍的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使用巨刺法的30例患者为治疗组,使用普通针刺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隔日针灸-一次,每周治疗3次,配合挠场仪患肩照射,配合每日运动及肩部功能锻炼, 以10次为1疗程,完成一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效根据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来评定。治疗组巨刺法为针刺取健侧肩,主穴:肩髑、肩露、肩贞、曲池、合谷、内关,进针得气后,用捻转泻法,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给予挠场仪在患侧肩照射40分钟,距离皮肤20cm,以病人出现明显酸胀温暖舒服感为度。对照组为针刺患侧肩,局部穴位同巨刺法,进针得气后,用捻转泻法,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运针一次,10次为1疗程,同时给予挠场仪在患侧肩照射40分钟,距离皮肤20cm,而且也以患者耐受舒服温暖为度。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前两个组的肩疼痛、肩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个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治疗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3)临床治疗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间疗效相当(P>0.05)。结论: (1)治疗组与对照组,它们间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巨刺法配合挠场仪治疗早期肩周炎的确疗效可靠,可以有效缓解肩的疼痛,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3)巨刺法配合挠场仪治疗肩周炎在减少病人痛苦方面优于普通针刺配合挠场仪治疗,巨刺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两组间的疗效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刺法治疗早期肩周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