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自从被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来,已经成为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1933年,由齐铁恨编辑、何炳松校订的新课程标准适用的《复兴说话教科书(高小)》,是中国第一套以“说话”命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这套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对《复兴说话教科书(高小)》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进行分析与整理,探索其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旨在为现代口语交际教科书的编写及其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选题的意义与背景、关键词的界定、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旨在拟清本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复兴说话教科书(高小)》编写背景、作者简介与内容进行概述。第三部分是对《复兴说话教科书(高小)》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方法以及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套教科书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突出日常会话,涉及到衣食住行、交际礼仪、意志品质以及体育健康;口语交际训练方法以角色扮演为主,多用开放性角色,兼用规定性角色;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为儿童化标准国语,使用统一的标准国语和注音符号,运用“了”、“呢”、“吧”、“啊”、“吗”等语气词,对话多简单句,还应用了儿化词,旨在了解该套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的独特性。第四部分是关于这套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的几点思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注重口语交际训练的实用性;教科书从口语交际训练的选材到编排再到语言表达规范化,展现口语交际训练的规范性;训练形式与方法多样化,强调口语交际训练的丰富性以及创设情境,突出口语交际训练的趣味性,旨在透视此套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