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形变能力控制恶性肿瘤再生细胞在斑马鱼体内的转移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在过去的数十年内,尽管研究人员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去研究肿瘤转移,但是对于少量肿瘤细胞如何有效地形成转移瘤,目前仍不清楚。根据本实验室2012年于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通过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培养在三维纤维软胶中,我们可以筛选出一类具有高致瘤性的肿瘤细胞亚群(大约5~10%)。这类细胞高表达干性基因Sox2并低表达分化性基因Mitf,由于这类细胞不同于通过干细胞表面标记等传统方法筛选得到的肿瘤干细胞,因此,我们称这类细胞为肿瘤再生细胞(tumor-repopulating cells,TRCs)。这类细胞成瘤性极强,10个肿瘤再生细胞便可在免疫系统正常的同源甚至异源野生型小鼠体内形成转移瘤。但是由于小鼠组织的非透明性,我们无法使用小鼠模型来实时地观察肿瘤再生细胞在体内的转移过程。斑马鱼由于其机体良好的透明性,已经成为研究脊椎动物肿瘤转移的重要模式动物。在本文中,我们利用转基因斑马鱼为模型,研究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在斑马鱼体内的转移过程,并重点研究了转移的关键步骤——肿瘤细胞穿透出血管的过程。在本研究当中,我们将经过荧光标记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注射到受精后2天的Tg(flil:EGFP)(绿色荧光)或者Tg(kdrl:mCherry)(红色荧光)血管荧光化转基因斑马鱼幼鱼卵黄内。结果显示,相比于生长在二维硬基底表面的普通肿瘤细胞,经过三维纤维软胶筛选的肿瘤再生细胞更容易在注射部位生长、存活并且进一步转移到鱼体其他部位从而形成微转移瘤。肿瘤再生细胞的转移能力依赖于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Sox2基因的表达,当沉默Sox2基因表达的时候,肿瘤再生细胞的转移能力随即受到抑制。将肿瘤细胞注射到心包膜附近后,肿瘤细胞会在注射后的1小时内通过血管快速转移到斑马鱼尾部。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结果显示,肿瘤再生细胞比普通肿瘤细胞能更有效地穿透出血管从而形成微转移瘤。进一步研究显示,对于肿瘤细胞,无论是在体外穿透3 μm孔径的薄膜(transwell membrane)还是在体内穿透出血管,其过程均依赖于细胞的形变能力,而肿瘤再生细胞的高形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细胞中Sox2基因的高表达以及Cdc42基因的低表达:细胞中Sox2基因的高表达会降低Cdc42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骨架中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的减少,所以肿瘤再生细胞更容易发生形变,最终促使肿瘤再生细胞能更有效地穿透出血管并形成转移瘤。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形变能力是其穿透出血管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区域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综合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也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
为提高传统手势识别方法在手势偏转情况下的识别率与识别速度,提出一种改进的SRC手势识别算法。采用YCrCb自适应阈值分割模型对原始图像进行肤色分割,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
随着成像理论的发展,创新性的计算成像概念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由于完全以间接的形式对目标进行探测,因此其将成像的负担从系统硬件转移到了探测形式及重构算法的设计与
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方式多采用粉碎后覆盖和翻压还田等形式,在秸秆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诸如秸秆分解缓慢,会降低播种质量和土壤墒情,且秸秆自身营养元素不能为当季作物吸收利
贵州省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便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方略的关键举措,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绝大多数可经过适当的保守治疗得到控制。必须要求早发现、早诊断以及适当的治疗和护理。通过特殊的临床护理方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最为有效的排污控制手段已被世界主要国家广泛采用,而作为总量控制模式下典范的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在全球碳市场中处于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