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正在我国形成一股研究热潮,引起了学术层面上的诸多讨论和各地学校实践层面上的诸多变革。本文主要以上海市X中学教学基地为例,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借助参与式观察、实地考察、访谈和材料收集等获取信息的方法,目的在于分析学校的教学基地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上的已有经验和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国家高中新课标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本研究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并对学校教学基地实施的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针对开发校本课程中如何凸显核心素养,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从教师的教学方面考虑,第一,要通过跨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来凸显核心素养;第二,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凸显核心素养;从学生的学习方面考虑,第一,以团队协作的方式主动学习;第二,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发现学习;从校本课程评价建议的方面考虑,第一,应该提高学生在校本课程评价中的参与度;第二,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第三,建立学业质量标准,实现教学与考核评价的一体化。最后通过文献资料的整合,加以实践案例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即核心素养是课程开发的“靶心”;多元化特征是课程建设的要素;多方协作是课程实施的保证;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课程实施的抓手;创新评价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为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化、多样化提供参考建议。论文主要包括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概述,详细阐明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尤其重点说明了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核心素养内涵、框架以及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从而确定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相关概念界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主要阐述了素养、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对校本课程进行概念界定,还阐明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后续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目标以及案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部分,以高中生物选修课标为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查,对X学校教学基地的校内外环境、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加以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出核心素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为后续进行课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为校本课程实践的部分,详细介绍了相关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开发的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三个主要案例,并加以案例分析,为后续总结相关经验提供参考依据。第五部分是通过对学校基地进行课程实施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第六部分是总结,主要得出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以及未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展趋势,为一般学校在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