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空间介词毫微句法分析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ianfu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表示空间关系的“在”,“到”和“从”属于介词语类,分别表示处所,目标和来源的含义。近些年来这一语类以其独特的句法特征广受学者关注,但是针对其句法结构的研究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根据毫微句法理论框架,本文对上述空间介词“在”,“到”,“从”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到”,“从”虽然是单词素词项,但内在句法结构却各不相同,相对复杂,句法结构中的终端结点涵盖不同的语义特征。处所词素“在”包含两个终端结点,一个包含[+Place]特征,另一个包含[+Axpart]特征。目标词素“到”的句法结构更为复杂,包含三个特征,分别是[+Goal]特征,[+Place]特征和[+Axpart]特征,这就解释了“到”同时具有“方向义”和“处所义”。来源词素“从”的句法结构同样丰富,其终端结点包含[+Source],[+Place],[+Axpart]三个特征。本文运用毫微句法理论的相关原则,详细解释了介词的相关语言现象,包括介词的内在结构,介词的省略和格融合现象。本文认为在“在/到/从+地点名词”和“在/到/从+地点名词+方位词”两类结构中,三个介词有其独特的句法结构。本文还针对汉语口语中出现的介词省略现象做出详细解释,认为介词省略的前提是动词与介词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例如表动态意义的动词允许表示目标的介词省略,因为二者语义上都包含动态路径含义。此类动词的内在句法结构包含两个终端结点V和P,因此根据毫微句法的相关理论,此类动词既可后接介词也可允许介词省略。另外,本文针对汉语方言中存在的五种介词融合现象给出了相对应的阐释,其中包含被部分学者否定的两种格融合模式:处所格≠目标格=来源格和处所格=来源格≠目标格。本文认为,尽管在汉语方言中所占比例较低,但这两种格融合模式的确存在,并且仍然可以从毫微句法理论的句法操作上得到解释。如上海方言中介词“到”的双重含义来源义和目标义可以归因于path中心语下同时存在两个特征[+Source]特征和[+Goal]特征;济宁方言中的“从”,其内在句法结构中涵盖三个终端结点,分别是[+Source]特征,[+Place]特征和[+Axpart]特征,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从”同时具有“处所义”和“来源义”。
其他文献
2007年12月23日,南京云锦研究所内,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展开了复制成功的明代万历皇帝的"礼服"和"衬衫"——"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时,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件龙袍图
介绍了城市园林系统建设与规划的意义,指出目前在城市园林系统建设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述了城市园林系统建设与规划的生态对策,为未来城市园林系统建设与规划的发展指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LMOFs)做为荧光传感材料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研究LMOFs对甲醛和硝基爆炸物荧光识别的本质与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视察,强调脱贫攻坚、"一带一路"、文化传承等发展重大问题,这是对百姓的承诺、对世界的责任和对历史的敬意。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
在灾害发生时,人们可以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装备实现最快、最有效的消防应急指挥救助。基于此,本文从先进消防应急指挥对通信技术和装备的要求展开论述,介绍了先进消防应急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传统教室虽然进行了数字化教学互动改革,但只是固定场所、固定位置、固定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不理想,师生的互动也不够灵活、
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新业态运营存在小镇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组织化松散、主导力量错位、产业间不够包容、配套措施跟不上等方面问
财政教育投资是指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保证。本文对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效益予以较深入、系统的探讨,运用EViews软件分析财政
文章对欧洲和亚洲黄土分布资料进行了整理,结合欧亚的旧石器考古资料,发现在旧石器早期,欧亚大陆的考古遗址主要分布在黄土带上,这反映了在旧石器早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实践原则和社会批判原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过程的现实展开;而后者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