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认知的灾难纪念型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难纪念型景观是近现代世界各地广泛涌现的一类纪念性景观。这类景观以灾难事件为主题,分布在许多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或灾难现场。由于这一类景观项目数量众多,影响范围大,已成为当代纪念性景观中最具代表的一种类别。建国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灾难,纪念体系是灾后重建规划中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标志。应该如何做好这一类型景观的创作,已经成为灾后重建和灾区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以灾难纪念型景观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其普遍设计价值的认识后,从人体验环境的认知角度出发,以优化其体验缺失、情感设计失效的问题,从而创造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纪念环境,这才是本文真正的目的之所在。全文共6章第一章是背景认知篇。介绍灾难纪念型景观理论与设计实践动态,梳理相关环境认知理论,总结问题,确定从环境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第二章是灾难纪念型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篇。对灾难纪念型景观的历史沿革、类型模式、空间特征、设计要点做出归纳,探讨其典型空间存在的体验问题。第三章是理论演绎篇。引入认知相关理论,讨论认知理论背景下影响灾难纪念型景观体验设计和情感设计的关注要点,论述影响易感知空间的设计要素第四章调研评价篇。通过汶川灾区纪念性景观意象元素调查和评判,获得汶川地震灾区纪念性景观的整体感知与评价。针对其意象感知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灾区纪念性景观的整治与优化对策;基于高意象度元素与场景组织间的关系,归纳出三种类型灾难纪念景观设计要点,从而佐证和完善灾难纪念景观所取得的设计经验。第五张章是系统构架篇。围绕灾难纪念型景观中“空间”的立意与空间体验存在的问题,建构了从空间类型模式选择,空间内部组织,人与空间关系的组织上的针对性的优化体系,帮助灾难纪念型景观形成良好的景观感知、空间体验与情感感受。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将灾难纪念型景观视为一种独立的景观类型,通过理论、案例研究与调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完善补充纪念性景观的分支领域;并从环境认知的角度提出这种类型景观立意和优化的设计策略,对设计拥有丰富的体验感受的设计作品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为拓宽基层来稿渠道,广泛掌握各地园艺产业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情况,加强与读者、作者的沟通联系,现面向全国各地县乡农业技术干部征聘本刊通讯员。
阎良甜瓜自1998年引进种植,至今已有23年历史,面积从当初的几亩发展到6万余亩,带动周边发展10万亩以上,年产量20余万t,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早春厚皮甜瓜基地。阎良2010年被中国
税务会计是一种以税收为导向的会计工作,能够通过税收核算的原则表现出税收规律,这也确定了税收会计的本质即为税收核算.税收会计原则一般情况下被包含于税法中,尽管其权威性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疲劳(PoSF)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PoS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是他的两部意大利小说。作为一个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效果。方法选择2014.5.25~2017.6.28我院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60例,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
以南芬露天铁矿为工程背景,结合其边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依据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利用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原理和耦合数学模型,以通用Geo-Studio仿真模拟软件为分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