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2007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给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城市群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土地资源利用、水环境特征、大气环境质量及自然灾害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现状研究,为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提供背景支持。为研究长株潭城市群景观的剧烈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利用2000年、2010年两个时期的遥感解译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选取了一系列景观指数,对该地区的景观格局和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景观结构、功能、干扰度和景观恢复力构建了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度及其变化规律。在对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景观格局变化以及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由28项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株潭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无一评价单元能达到较安全和理想安全水平。②2000-2010年,7个评价单元的生态安全特征值都在上升,这说明长株潭城市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改善力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不断得到提高。③研究区域中,长沙县以及长沙、株洲和湘潭市主城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相对较高,表现为系统响应特征值高和系统状态特征值较高,系统压力特征值较低;而望城县、湘潭县及株洲县生态安全水平相对较低,主要由于其系统压力特征值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状况的措施: (1)大力发展经济; (2)加大环保和科教投入;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4)完善城市群景观建设; (5)建立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同治协调机制; (6)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