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学习中语言迁移是语言学家和教师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对象。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似性对学生是否受母语迁移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族语和目标语表面的相似性在他们学习英语习语时可能会引起正负迁移现象。国内外很多研究也表明迁移在习语学习中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国内,很少研究是同时关注于迁移对英语习语理解与产出的作用。本文以语言迁移和对比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测试考查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英语习语时是否受到汉语的影响。
鉴于本研究的目的和习语的特点,作者只选用了纯习语和半习语。依据汉语和英语习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相似与不同进行的对比,所测习语按以下四个类型分类:形意皆同,形似意同,形同意异,形异意同。研究对象是三十六位河南师范大学的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他们是在六个平行班级中以随机抽查的形式参加了这一研究。研究工具是四个不同测试,选择题测试和定义题测试用来测试学生对习语的理解,翻译测试和填空测试是测试学生对习语的使用。共收回三十份有效试卷,并用SPSS11.5分析了研究数据。
通过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英语习语时受到汉语的影响,有语言迁移现象。学生对不同的习语反映出不同的语言迁移现象,并且,学生在理解和使用习语时,反映出的语言迁移现象也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形意皆同的习语有正迁移现象,最容易被学习。学生对形似意同的习语理解和他们对形意皆同习语理解一样好,也出现正迁移现象,然而在使用此类习语时,有明显的负迁移现象。最难被学习的是形同意异和形异意同两类习语。前者在被理解和使用时呈现出明显的负迁移现象,而后者则几乎没有正负现象出现。在产出习语时负迁移现象更加明显,学生对习语的使用没有对习语的理解好。
本文最后探讨了本研究对于中国英语习语教学的启示。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英语习语意识;在课堂上应该输入本族语者使用的高频率或典型英语习语,并提供丰富的语境;可以采用基于任务的方法教授英语习语;避免使用低频率、古怪及过时的英语习语;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并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