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布,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提升各个学段职前教师的儿童发展相关素养为目标,标准建议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儿童发展”课程模块。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据此开设了“儿童发展”课程,同时,理论界也掀起了儿童发展相关研究的热潮,并编撰了一系列教科书作为具体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已不足以解释儿童发展的所有问题,参考国外儿童发展研究的先进经验,结合现有课程实践的经验,进一步开发以课标为基准的“儿童发展”课程成为研究趋势。本文以“儿童发展”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与对比研究法。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儿童发展”课程的发展脉络做了详细梳理,明确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具体解读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框架下,“儿童发展”课程的定位与取向,探讨课程的创新思路。第三章通过分析美国与我国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发展”课程现状,取长补短,梳理“儿童发展”课程的优化思路。第四章参考上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指向及实践经验的反思,探讨“儿童发展”课程内容的版块建构,设置“个案研究”版块、“专题研究”版块、“实验指导”版块,分析各版块的研理论基础与内容框架,并佐以相应的案例设计,体现研究的实践意义。第五章从多个角度,阐述“儿童发展”课程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中的可行之路,对“儿童发展”课程的实施作出建议。教师教育关系到未来从教人员的素质,同时直接影响国家优质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更为关注师范生对于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儿童发展”课程倡导以鲜活、完整的儿童生命状态的观念研究儿童发展,倡导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式,依赖于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以及“儿童发展”课程的进一步研发,本文只是简单的一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