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运行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骨架公路网最主要组成部分的高速公路网原则上应保证全天候运行,各类灾害性天气,如雾、风、雨、路面结冰等不良的天气状况,是制约高速公路网安全运行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灾害性气象环境条件下,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与控制措施确保高速公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预防交通事故。为此,需要对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网的运行环境,研究合理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制定适宜的行车控制标准。基于此,本论文针对“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控制技术”展开研究。   论文依托“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和“上海市高速公路灾害性天气事故预防管理系统研究”项目,以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针对灾害性天气下的运行环境,通过行车分析和驾驶模拟仿真实验等,构建灾害性天气下的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制定相关的运行车速控制标准。并将成果应用于灾害性天气下沪宁高速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安全运行管理与控制中。   通过对雾、风、雨、冰雪等气象的定义和相关参数的汇总,在分析各类气象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网运行环境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交通气象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灾害性天气对高速公路运行安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制定了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运行安全管理系统框架,提出了灾害性天气下道路安全管理对策算法和决策方法,制定了相应的动态实时管理对策,建立了动态运营安全管理决策模型,包括决策流程及信息发布方案。为了达到实时、智能化的安全管理,弥补以往管理系统的不足,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环境下道路系统中人、车、路三方面的关系,建立了以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发布为一体的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路网安全运营管理系统。   运行速度控制是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中主要的安全运行对策,对以往高速公路安全运行速度的计算分析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雾、雨两种灾害天气下的高速公路路段及出入匝道口车速的建议值。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杭州湾跨海大桥进行完整路段的道路及场景建模,生成包括海中平台、服务区、互通立交的三维仿真道路场景模型,在有三通道投影的柱面屏幕上显示出能使实验者有较强沉浸感的视景。模拟试验了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的交通行为,研究了正常天气和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道路用户的驾驶行为、驾驶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运行速度特征,综合分析了大气能见度、路面摩阻系数、风速等运行环境参数与驾驶人员心率、皮电、呼吸、加减速等的相互关系。得到了驾驶员生理参数、加减速运行参数等与环境参数的关系式和大量的统计规律,模拟试验数据和关系分析结果,对于研究高速公路交通行为和制定相关控制对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应用驾驶模拟试验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路段稳态速度和事件状态下的加、减速度模型、出入口运行速度模型,并应用速度模型对灾害性天气下的运行速度控制标准进行解释和修订。   研究成果在沪宁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和杭州湾大桥灾害性天气安全保障系统中得到应用。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并大力提倡的综合敏感性设计/方法(Context SensitiveDesign/Solution,简称CSD/CSS)是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想取得交通功能、安全环保、保障公
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能源。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的关注,它有着许多优点,包括轻的重量,环保,低消耗,易制备,灵活性等等。通过改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在制备器件过程中添加溶剂添加剂,使用乙醇处理有源层等等方法都可以改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本文分别研究了一种聚合物材料PIDTDTQx在三元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作用和形貌调控对于PIDTDTQx: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压实度是决定道路修筑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目前,冲击碾压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路基压实处理中,但其现场试验监测的手段还很不足,路基填料的松铺厚度
OFDM被人们熟知的优势包括很高的频谱效率,信道色散效应(CD,PMD)适应性以及频域操作的灵活性等等。然而,对光纤科尔非线性和激光器相位噪声的敏感性是光OFDM系统的两个固有缺
图像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图像采集也是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压缩、图像识别的基础,所以对图像采
利用1980-2017年天山山区3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分离出3种主要降水形态后,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滑动t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
对组织的光学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是组织光学和光医疗中最基本的课题之一,是光应用于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然而针对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光在具有复杂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