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枣是我国的特有水果,属枣中的最优鲜食品种。冬枣果实含有水分69.8%,可溶形固形物34%~36%,总黄酮0.26%,烟酸0.87rag·100g-1,维生素B110.1mg·kg-1,维生素B22.2mg·kg-1,Vc 300~500mg·100g-1,同时含有VA、VE、VP及钾、铁、磷、钙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枣水分含量高,对贮藏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极为敏感,而且皮薄质脆,采摘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划伤、碰伤、果柄脱落拉伤等机械伤害,均易诱发霉菌;冬枣采后极易失水、皱缩、酒软和霉烂,并伴有Vc大量损失,在常温下不经处理存放3~5d就失去鲜销价值。冬枣属鲜食类水果,加工的产品不但无本身特色和风味,且Vc、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尿苷(cGMP)等物质破坏严重,大大降低了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关于冬枣贮藏保鲜技术有所研究,但采后生理理论研究没有重大突破,因此,进行冬枣贮藏保鲜理论方面的研究,为贮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使冬枣贮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营养,减少腐烂,延长贮藏期限,这对冬枣产业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口创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使果蔬采后生理学理论得到充实和完善。 新鲜果品采后贮期根据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将其划分为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两大类型,对于跃变型果实,乙烯(Eth)是成熟激素的理论已被人们所接受,但对于非跃变型果实,人们对其采后成熟衰老机理还不甚清楚。近年来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简称ABA)诱导非跃变型果实贮期成熟衰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家们已认定脱落酸是诱导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衰老的重要激素。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冬枣属于非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Eth的调节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而ABA可能起着主导作用。赤霉素(GA3)是植物的生长激素,和ABA共存与植物体内,但二者性质完全不同,ABA具有促进成熟,加速衰老的作用,而GA3的作用机制正好相反,而且ABA和GA3在数量关系方面也表现出相互拮抗性。有趣的是ABA和GA3都来自甲瓦龙酸(MVA),并通过同样一段生物合成途径(类异戊二烯途径)形成法尼基焦磷酸(FPP),然后再按照各自的合成途径分道扬镳。 为了探讨冬枣贮期成熟衰老机理,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冬枣贮期ABA形成机理和寻求抑制ABA形成的措施,旨在为冬枣及其它非跃变型果实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