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白蛇故事影视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870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市场出现了很多发展机遇。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民间传说因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不仅给予人们道德的教育,也丰富了百姓的文娱生活。在以往的传播模式中,戏曲艺术一直是传播民间故事的重要途径,是凡著名的民间故事都被搬上戏曲的舞台。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戏曲艺术、影视艺术等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多渠道、多角度进行推广,并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观众感兴趣的传播模式。在科技进步带来社会变革、文化创新的同时,戏曲艺术也在不断变革。在21世纪新媒体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的背景下,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的戏曲剧目也逐步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传播模式,朝着新影视剧传播方向发展,成了艺术传播的一条新的发展路径。“白蛇故事”又称“白蛇传”,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早在明清时就已成熟盛行。该故事描述了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其内容可分为蓬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雷峰塔等。“白蛇故事”充分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封建劳苦大众对封建礼教无理束缚的不满。现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文艺界以该故事为素材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品,让该故事在银幕、银屏上呈现出来,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也成了由民间故事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典范。相比之下,原先传播民间故事的戏曲艺术则显得有些过时。在白蛇故事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很多民间故事通过与影视艺术的联姻,从最初的戏曲舞台纪录片嬗变为现代影视作品,这也是对民间传统故事、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的重要尝试。本论文重点以“白蛇故事”为例,通过对其在新时期以影视剧方式的传播研究,深入分析传统民间故事的艺术发展脉络,着重从文化内涵的界定、优秀影视作品的分析寻找民间故事、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契合点,总结其创作的经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胡天泉是享誉国际乐坛的著名笙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文艺将军”。1956年,胡天泉与董洪德共同创作了笙独奏曲《凤凰展翅》,使得笙乐器首次以独奏的形式
《献给孩子们》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巴托克于1908年至1909年间写作的针对少儿钢琴教学的钢琴小曲集。全书85曲皆结构精悍、童趣盎然。这部作品在调式调性、和声、复调、节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