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生性肺曲霉病临床特点探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腐生性肺曲霉病是曲霉菌感染的最主要形式,由腐生菌寄生于肺部原有空洞性病变形成,主要通过烟曲菌形成肺曲菌球(PA)或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CNPA),因肺内病变可发生大咯血,常危及生命,外科手术是目前普遍可接受的能唯一治愈肺曲霉病的方式。目的探讨腐生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病理学特点,随访资料,以期通过本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帮助我们掌握外科手术适应征及最佳手术时机,以便于恰当选择手术病人,使病人从外科手术中最大程度获益,控制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在可接受水平。方法对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及呼吸内科2006年~2011年间确诊的50例腐生性肺曲霉菌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27例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和23例肺曲霉球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腐生性肺曲霉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且都好发于肺部原有空洞或者囊性空腔等结构性病变处,如空洞型肺结核及空洞性支气管扩张等。单因素分析证实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和肺曲霉球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影像学上,CNPA和肺曲霉球均可出现空气新月征,均好发于两肺上叶,但前者有胸膜增厚,空洞周围浸润阴影、厚壁空洞和洞壁不规则等特征,对比分析证实两者在影像学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病理学上,CNPA和肺曲霉球都可见锐角分支、有隔膜的曲霉菌丝,但前者有组织出血、坏死、微脓肿和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等特征,对比分析证实两者在病理学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因素分析后证实大咯血,体重减轻,是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5年累计生存分析,PA组为88%,CNPA组为81.3%,多因素通过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证实年轻,无大咯血是生存预后有利因素。结论组织病理学是鉴别肺曲菌球(PA)或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CNPA)金标准,空气新月征,是腐生性肺曲霉病特征性CT表现,大咯血是腐生性肺曲霉病术后独立危险因素。在可手术患者中,无症状患者亦推荐早期手术治疗,可阻止发生大咯血,提供理想的可永久治愈机会。单纯肺曲菌球,手术切除完整,术后无症状患者不推荐常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而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术后需预防性抗曲菌治疗,存在肺内多发病灶亦需抗曲菌治疗。
其他文献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一种重要的途径。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大、中班幼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极易在游戏活动中出现冲突,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幼儿的
目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罕见的肝血管肿瘤,其临床过程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瘤之间。多发生于中年女性,临床病程多变
目的:研究骨痹颗粒对骨关节炎(OA)相关炎性反应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骨痹颗粒对小鼠耳肿胀度及大鼠肉芽质量、血清前列
研究背景:近年来,全球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其病因目前仍不明确。最近研究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
职业指导课程是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价值引领、理想信念塑造作为该课程的鲜亮底色。职业指导课程践行课程思
不合理的作业任务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简单的"√""×""优""良"等教条式的评价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无所谓"的应付心理。因此,教师要尝试性地对此环节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教
分区管控研究是水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基于水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管控分区,是实现水污染"源头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出发,立足区域水污染总量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风险成为了其要应对的核心问题。在面对财务风险时,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防范、分析并解决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是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文
目的: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是临床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药物,然而长期使用会导致耐药的发生。经典的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形式为rtN236T和rtA181V,关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6例尿毒症患者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