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世界上绝大部分国际贸易依赖于海上运输,因此航道的服务能力对沿岸经济发展、港口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加之目前沿海船舶到港数目的逐渐增多,并且船舶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我国沿海很多航道天然水深已不能满足各级吃水的船舶全天候通航,大型船舶为保证航行安全,仅能在满足其吃水要求的潮高时段内乘潮航行。港方为节约投资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充分利用潮汐以满足乘潮船舶的通航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沿海航道的乘潮通航饱和度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沿海航道乘潮通航饱和度进行了专题研究,首先,结合船舶在沿海航道航行作业流程的分析,确定船舶最小安全间距与通航窗口期是影响乘潮航道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其次,基于跟驰原理对船舶最小安全间距进行计算,利用船商5000模拟器对船舶在航道内的倒车制动距离进行模拟试验。然后,根据船舶最小安全间距与乘潮窗口,分别讨论当乘潮船舶以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航行时,可通航的船舶数量及沿海航道乘潮-饱和度的计算方法。最后,计算锦州港主航道乘潮和非乘潮船舶在饱和情况下通过航道的最大数量,以此判断锦州港主航道的饱和状态。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对比,得到不同的船舶数量对航道建设工程的影响。航道饱和度作为评价航道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探讨了目前船舶乘潮航行对饱和度的影响,可以对沿海航道的饱和度提供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和思路可以应用到对实际沿海港口航道饱和度的评价之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为航道未来规划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