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性能及土壤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无加热装置的日光温室室内空气温湿度已不能满足我国严寒、寒冷地区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求节能途经来调控日光温室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作为太阳能的蓄放载体,可以有效地以蓄热、放热的方式对通入地埋管中的空气进行降温、升温,甚至除湿。因此,将土壤空气换热器置于日光温室室内土壤下,可有效调控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对温室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分析日光温室内湿空气在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管内的热湿交换过程后,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加载水蒸汽冷凝损失的质量源项与能量源项,以温室地表下不同深度土壤层含水率为依据,建立含水率不同的分层土壤模型,数值模拟冬季晴天土壤空气换热器以4.5m/s、1.5m/s风速工况下运行的换热性能,并对7.5m/s、10m/s、15m/s风速工况下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预测,同时就换热工况较好的4.5m/s风速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空气换热器可以有效地对冬季晴天日光温室内的空气实现白天冷却去湿,夜间加温的热湿处理过程。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管入口风速越大,出口空气温湿度受入口空气温湿度波动的影响越大。对于管径为Φ110的换热管,土壤空气换热器以低于4.5m/s风速工况运行时,湿空气在换热管内80%以上的换热过程均发生在换热管入口至9m范围内。管径Φ110的换热管在用于湿空气热湿处理时最佳入口风速在4.5m/s~7.5m/s范围内。换热管周围,土壤各测点温度随换热管入口空气温度周期性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距换热管等径向距离处,深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土壤测点温度因分层土壤的热物性不同而不同。沿深度方向上,换热管周围(Z≤450mm)土壤温度受换热管换热影响剧烈,近地表(Z>450mm)土壤温度变化受地表热作用影响剧烈。
其他文献
H型钢桩具有沉桩贯入能力强、挤土量小、易拼接等特点,可用于各种地质复杂、岩面起伏大、混凝土桩难以施打的地基中。在H型钢桩桩基中,桩与承台的连接部分能将上部和下部结构
高纵筋率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是将薄壁钢管外包于钢筋混凝土柱,柱中所配纵筋率较高,柱总含钢率接近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柱的新型组合构件。高纵筋率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
随着我国对煤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煤矿随之新建,这些新建矿井大多需要穿越深厚松散表土地层。为此,冻结法凿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例如冻结深度越来越大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汶川地震由于地震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特别是其中的高速远程滑坡,由于气垫效应的影响,更是造成了极为惨重的地质灾难。本文选取汶川地震触发的典型高速远程滑坡—青川东河口滑坡为例,通过数值风洞试验研究的手段和数值求解运动微分方程组的方法,对地震触发高速远程滑坡的气垫
滑坡土体液化破坏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形式,静态液化相关的滑坡破坏常常具有突发性,影响范围广,灾难性大,经常摧毁工程,破坏房屋,中断交通等,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
随机性是工程结构的固有特性,所以对薄壁箱梁开展随机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因此,本论文研究建立了箱形梁的剪力滞效应,基于随机场Karhunen-L0eve级数展开方法
5.12汶川大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遍出现“强梁弱柱”的破坏模式,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破坏模式未能实现,究其原因,没有合理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能力的增强作用是
DX桩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桩,是在普通直孔桩的基础上通过液压挤扩装置在桩身不同部位设置扩盘而成;通过将扩盘布置在地基土体的坚硬土层上,DX桩能充分利用地基土体的承载力
无机植筋胶是一种以高性能水泥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矿物外加剂拌合而成的具有高强度,微膨胀等特性的无机混合物,能在基础加固等有地下水或潮湿环境下使用,具有很好的耐
索结构广泛应用于悬索屋盖、幕墙结构、输电塔线体系、桥梁结构、桅杆结构等建(构)筑物中,具有质量轻、抗弯刚度小等特性。索结构的风振影响不可忽视,因风振失稳导致的事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