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院心病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过不断总结、修订,制定了2015年最新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本课题通过对我院心病科2015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统计,对我科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估,为我科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搜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2015年所有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临床证型的分布情况,中医证型以及诊疗方案的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80之间,这一年龄区间人数比例占到了86.1%。2.在所有的患者中,心绞痛分级以Ⅱ级为主,所占比重为86.61%。其余3个心绞痛分级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Ⅰ级(6.37%);Ⅲ级(4.49);Ⅳ级(2.51%)。3.入组患者中共出现中医证型22个。其中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证和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最为多见,这两个证型分别占到患者总数的40.07%和37.26%。诊疗方案中所包括的其它几个证型出现率分别是:气虚血瘀证7.97%;痰阻血瘀证3.62%;气虚气滞,寒热错杂证3.67%;热毒血瘀证1.93%。相比之下诊疗方案中包括的证型出现频率均高于那些诊疗方案中没有的证型。4.入组患者的前10个证型里,任何一个证型中吸烟患者所占比例均大于或等于这一证型中饮酒患者所出现的频率。此外,既往吸烟史在前10个证型中所占百分比居前三位的是气虚气滞,寒热错杂证(29.87%)、痰阻血瘀证(26.6%)、气阳两虚,痰瘀阻络证(23.52%);既往饮酒史在前10个证型中所占百分比居前三位的是气虚气滞,寒热错杂证(19.48%)、阴虚气滞、瘀血阻络证(15.38%)、痰瘀互结证3(13.04%);既往吸烟史在前10个证型中所占百分比居前三位的是气虚气滞,寒热错杂证(16.88%)、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92(11.93%)、气阳两虚,痰瘀阻络证(11.76%)。5.入组患者拒绝口服中药汤剂,共有307例(14.83%)。符合诊疗方案中的6个证型中,患者口服的中药汤剂与方案符合率均在95%以上。6.治疗前后经秩和检验,患者的临床总疗效、心绞痛症状的前后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我科2015年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如诊疗方案路径的比率较高,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很好的指导了临床。2、入组患者共出现22个中医证型。因部分患者兼有其他疾病或其他中医证候因素,所以这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较为特殊。虽然这部分患者所占比例较少,但是在以后的诊疗方案中也可适当增加此类情况下的辨证分型标准。因部分患者住院时患有感冒、腹泻等疾病,故出现患者方药与诊疗方案不符的情况,在此后的诊疗方案中,可适当增加此类患者用药时如何辨证加减方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