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SiO杂化材料与聚丙烯/聚氨酯/SiO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技术,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出PU/SiO2杂化材料,改善PU的湿热老化和低温力学性能。以PU/SiO2杂化材料为母料对加工性能优良的聚丙烯(PP)进行改性,制备出机械性能优异的PP/PU/SiO2复合材料。全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1.PU预聚体与TEOS水解缩聚产生的活性SiO2粒子分别以原位聚合法,或者以水/油型乳液聚合法,并对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等多项参数进行了对比控制,制备出PU/SiO2杂化材料。采用UV、FTIR、DSC、TEM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弥散在杂化材料中的SiO2粒子与PU基体以化学键键合,并达到纳米级分散;SiO2含量为4%时,杂化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2.采用材料设计的手段,以PU/SiO2杂化材料为母料,与PP共混改性,制备PP/PU/SiO2复合材料。采用拉伸强度测量、冲击强度测量、SEM等多种测试手段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PU/SiO2杂化材料在PP基体中分散良好;当PU/SiO2杂化材料的含量为1%时,PP/PU/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好;当PU/SiO2杂化材料的含量为3%时,PP/PU/SiO2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好。
其他文献
柴胡是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随着柴胡的国际贸易增长,其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因此建立柴胡的国际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该文基于团队在中药标准化和国际标准的研究基础上,系统整理了柴胡主要使用国家和地区的质量标准,包括基原、性状、鉴别、检查、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外源有害污染物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方向。该文可为柴胡质
方剑乔教授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辨治脑鸣,首辨病位,次辨虚实,再别脏腑,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针灸经络辨证,提出了理气和血,清窍安神的治疗原则。治疗时,病证相宜,根据发病部位和经络循行关系进行针灸,局部与远端取穴相互配合;巧用电针,根据证型选择合适的波型与频率,优化针灸治疗方案,为脑鸣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NO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同时也是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NO治理方法复杂、难度大、费用昂贵。本研究依据反硝化原理采用生物滴滤塔净化 NO气体,研究在厌氧条件下滴滤塔净化低浓度NO废气的效果。本试验采用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利用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得到反硝化菌群后,将其接种到活性炭和陶粒两种填料上进行挂膜。试验采用了甲醇、乙醇和葡萄糖
学校代码:14596学号:S19501118分类号:K密级: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故宫所藏明清时期册页绘画内容与装裱形制探析
学位
磷是自然水体环境中的重要生源要素,其在水环境中的时空分布控制着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过程,磷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生生物的生长,是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的决定因素。水体中的溶解总磷(DTP)包括溶解有机磷(DOP)和溶解活性磷(DRP),目前水体中溶解有机磷(DOP)还不能用钼蓝比色法进行直接测定,必须首先通过某种消化方法使之转化成为溶解活性磷(DRP)后才能进行测定,目前通用的国标消化方法需要在
学位
C4馏分是蒸汽热裂解制乙烯和催化裂化装置的副产。2005年,中国生产乙烯755.5万吨,可利用C4总量为330万吨。对C4烃中的组分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分离异丁烯。以蒸汽裂解的C4烃(经过丁二烯抽提后)为原料,在异丁烯并流水合制叔丁醇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逆流水合工艺。利用新研制的φ5×5mm圆柱状大颗粒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催化剂通量大、阻力小等优点。逆流水合
学位
为了研究核苷酸变异,通过DNA序列的同源率,建立了DNA序列进化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了一种新的物种间进化距离dy(选择进化距离).由于核苷酸替代模型有很多,选用其中的4种模型,计算出其相应的选择进化距离dy,该进化距离包含了4种模型下的p距离、替代率为常数的距离d和替代率服从Г分布的Г距离dG.进一步根据动力学方程的特点,将模型转化为一元线性回归问题,用最小二乘法
随着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废弃物日益增多,其回收利用处理问题已然成为工业界共同关注且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回收利用处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原理,包括物理回收法、能量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并进行了方法对比,结合实例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及产业化现状,最后在总结未来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回收处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本文以山茱萸中皂苷收率和出油率为考察目标,对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进行了比较,并在小试(1L)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两级放大实验。首先以皂苷收率和出油率为考察指标,对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的压力、温度、夹带剂的种类和用量、CO2流率、萃取时间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得出各个因素对出油率和皂苷收率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出压力、温度、CO2流率、夹
学位
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机械性能优良,纳米粒子分散良好、粒子间无明显团聚的新型的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杂化涂料。选用环氧丙烯酸树脂(EP)为基体树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机械性能优良的紫外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首先采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方法制备环氧丙烯酸树脂,作为光固化涂料的预聚体,结果表明这种改性后的环氧丙烯酸酯比较传统酯化反应制备的环氧丙烯酸酯有双键含量大和光固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