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10月,在全国电视戏曲栏目普遍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河南电视台以地方戏曲文化为特色创办了《梨园春》栏目。面对全国各大戏曲栏目间的营销竞争,《梨园春》不断整合栏目的内容资源,及时调整营销传播策略,收视率屡创新高。创办十七年来,不仅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戏迷观众们的喜欢,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台栏目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戏曲栏目。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显示,自1999年5月9日改版至2008年6月,《梨园春》栏目平均收视率均高于25.8%,最高收视率达到35.7%,不仅连续九年位居河南卫视首位,在全国戏曲类电视栏目中也是无可匹敌的。2008年被《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誉为中国传媒行业的“中国标杆品牌”,成为中国电视戏曲品牌的典范。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已经意识到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电视媒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无论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关于我国电视戏曲栏目方面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却没有涉及,本文试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角度对《梨园春》栏目的整合营销策略进行个案研究。本文将结合唐·E·舒尔茨教授等人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分析《梨园春》栏目创办以来尤其是1999年改版以来栏目的全部发展过程,梳理其通过哪些整合营销策略使得《梨园春》能成为同类戏曲栏目中的佼佼者。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访谈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梨园春》栏目,探讨其在新的营销理论指导下为传统戏曲传播带来了哪些质的飞跃,并指出了当前我国传统戏曲传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