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以后美国主流思想库对华政策争论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独立的、非盈利的政策研究机构,思想库一直影响着美国的全球政策。思想库是美国官员的储备库和修养地,伴随着政府更迭,大批思想库人员进入政府充任要职,相应地也有一批政府高官退居思想库养精蓄锐。此外,美国的思想库还拥有国会听证、政策咨询等其他影响外交政策的手段。因此,思想库的观点集合往往可以代表美国政府所能够选择的政策范围,对思想库意见的分析是解读美国外交政策的绝佳秘钥。 “9·11”事件以后小布什政府的全球政策开始进入全面调整,对华政策作为调整的一部分也出现了转机。在对华政策调整中,美国的思想库展开了新一轮对华政策大辩论。辩论主题集中于中国政治、经济、台湾和外交政策等方面。贯穿于辩论始终的是思想库学者在中国研究上的两类范式的对立:强大中国范式与虚弱中国范式;对抗范式与融入范式。 本文试图在简述思想库对美国政策的影响力基础上,通过分析美国六个主流思想库在中国研究范式、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台湾以及外交五个方面的争论,比较思想库的意见分歧,衡量出思想库对华倾向的维度,从而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做出简单预测,并对美国政治精英的中国研究范式和关注点做简要评析。 本文认为,思想库对华政策争论的基本套路依然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他们辩论的内容仍然集中在对中国力量的认识上,中国崛起是萦绕在美国政治精英心头的梦魇。思想库学者希望中国崛起的实力能够纳入美国的利益运行轨道,不妨碍美国利益的实现。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在对抗与融入两派观点之间摇摆,充满矛盾的政策走向,并且目前的政策已经是思想库已经产生的最为温和的政策,而强硬的对华政策仍然有施展魔爪的空间。
其他文献
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成长活力的重要功能。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发展新常态,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