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硬皮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以皮肤或内脏器官纤维化、血管异常病变和免疫异常激活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中纤维化是硬皮病发病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威胁。研究表明:UVA能够穿透表皮、真皮,甚至深达皮下,对局部照射部位的组织、细胞、血管以及DNA等产生影响,从而起到调节机体状态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已经证实UVA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及改善局部微循环等作用,在皮肤科其他疾病的治疗上已经应用多年。近几年,多个研究已经表明应用UVA1治疗硬皮病患者取得了肯定疗效,但对UVA1治疗硬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关注较少。本研究首次在建立博莱霉素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UVA1照射前后硬皮病小鼠局部注射部位皮肤的外观变化、病理变化、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含量变化,并测定TGFβ1、TGFβ2和decorin等与硬皮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试图探索UVA1治疗硬皮病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理解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方法用300μg/ml的博莱霉素每日注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连续28天,进行模型构建;之后,通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外观变化、皮损及肺部组织的组织病理变化、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含量变化来验证模型构建是否成功。用波长365nm UVA1照射博来霉素诱导的硬皮病小鼠模型,观察照射前后局部皮肤变化,组织病理变化、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含量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测定decorin、TGFβ1及TGFβ2等因子在各组小鼠皮肤的变化。三、结果1.从皮肤外观变化、皮损及肺部组织的组织病理表现、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含量验证了硬皮病小鼠模型构建是成功的。2. UVA1照射前后,照射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局部硬化皮肤明显软化,与皮下粘连明显减轻;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病理示:真皮层变薄,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数量减少;从局部皮肤的外观变化、皮肤组织病理和羟脯氨酸含量与胶原含量的变化三个方面均显示出:UVA1照射可以有效改善硬皮病小鼠的硬化皮肤。3.通过测定UVA1照射前后TGFβ1、TGFβ2和decorin的变化,显示出:在UVA1照射前的硬皮病小鼠皮损内,TGFβ1、TGFβ2呈阳性高表达,decorin则呈现低表达;在UVA1照射后的硬皮病小鼠皮损内,TGFβ1、TGFβ2呈较显著的下调表达,decorin则呈上调表达。四、结论1.不仅从外观上,而且从组织病理、羟脯氨酸含量和胶原含量上均显示出:UVA1光疗可显著改善硬皮病小鼠的硬化皮肤,使其明显软化,弹性恢复,并使其羟脯氨酸含量和胶原含量有意义的下降,胶原纤维数目减少,排列疏松。2.通过观察UVA1照射前后TGFβ1、TGFβ2和decorin的变化,推测UVA1对硬皮病小鼠模型影响的机制可能与UVA1照射后下调TGFβ1、TGFβ2和上调decorin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