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社群营销:特征、策略及局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Web2.0时代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化,社群化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SNS社交网站、各种名号的博客圈、百度贴吧等等网络社区使得具有特殊个人喜好或者协作关系的用户可以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形成多元化的网络虚拟社群。   网络虚拟社群参与社区交往的驱动力是其的内在动能。经过文章的实证调研,网络虚拟社群在参与社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三大内在动能——信息分享的动能、族群交往的动能以及自我创造的动能。网络虚拟社群的“内在动能”具有自发性、递进性、交互型以及群体趋同性四大特点。   基于网络虚拟社群的三大内在动能,网络虚拟社群营销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网络营销模式。网络虚拟社群营销模式主要包括数字意见领袖的层级传播、病毒式营销的自发传播、传播故事化内容的事件营销、利用激励机制的自主传播以及提高用户忠诚度的品牌社群。   文章按两个指标来划分不同的网络虚拟社群营销策略:一、按消费行为学划分高参与度和低参与度的商品。当企业推广高卷入度商品的时候,广告诉求应该采用理性宣传,提供充分论据、运用双向信息交流。当企业在推广低卷入度商品的时候,广告诉求则应该采用感性诉求,广告内容应突出产品的概念、设计以及品牌的形象等等通过外在的刺激吸引目标受众。   二是按产品生命周期划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四个阶段:导入期的网络虚拟社群营销策略——在产品认知层面上制造营销概念。成长期的网络虚拟社群营销策略——在消费者探索与扩展层面上增强品牌体验。成熟期的网络虚拟社群营销策略——在企业承诺层面上塑造品牌忠诚。衰亡期的网络虚拟社群营销策略——在关系解体层面上减缓衰亡过程。
其他文献
在农户分化的大背景下,自给自足型小农、种田大户、兼业型农户等不同类型的农民对农业技术产生了多元化需求。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研、深度访
近年来,网络广播的话语权推动了公共话语权的有利发展,伴随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普及化,中国的网络广播已呈现多样化发展,参与者不断增多,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让外界视为弱势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技的发展与成本的降低也使电脑与网络快速渗透到各大高校。高校学子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