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由于富含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鹰爪花属(Artabotrys)植物隶属番荔枝科,全世界约有1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于我国的鹰爪花属植物有4种,分布于西南部至东南部。现代植物化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含有生物碱类、萜类、环己烯类、黄酮类以及木脂素类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抗疟以及杀虫活性等。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 hainanensisR.E.Frie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是海南特有的植物,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狭瓣鹰爪花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本研究对狭瓣鹰爪花枝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以狭瓣鹰爪花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制备HPLC等色谱学分离手段,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质谱(HR-ESI-MS)、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1H-NMR、13C-NMR、DEPT、HMBC、HMQC、1H-1HCOSY和ROESY)等现代波谱学技术,从狭瓣鹰爪花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30个化合物。分别为:artahainanol A(1)、flexuvarol B(2)、uvamalol C(3)、flexuvarol A(4)、ferrudio(5)、(-)1,6-desoxypipoxide(6)、artapilosol A(7)、litseachromolaevane A(8)、(4R,5R,7R)-1(10)-spirovetiven-11-ol-2-one(9)、spathulenol(10)、liguducin A(11)、alpinenone(12)、homalomenol C(13)、alismoxide(14)、10β-hydroxyisodauc-6-en-14-al(15)、cryptomeridiol(16)、4,10-epi-5β-hydroxydihydroeudesmol(17)、eudesm-4(14)-ene-3α,11-diol(18)、β-eudesmol(19)、11-hydroxy-valenc-1(10)-en-2-one(20)、oplodiol(21)、amorph-4-en-10α-ol(22)、10β,15-hydroxy-α-cadinol(23)、1β-hydroxy-4(15),5E,10(14)-germacratriene(24)、4-hydroxy-4,7-dimethyl-l-tetralone(25)、dihydroactinidiolide(26)、2-methoxybenzyl benzoate(27)、benzyl benzoate(28)、(9E,11Z)14-hydroxyoctadecan-9,11-dienoic acid(29)、5-hydroxy-7,8-dimethoxyflavanone(30)。化合物 1-7 为 7 个环己烯类化合物、化合物8-26为1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7和28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29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和化合物30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8-9,11-18,20-30为首次从鹰爪花属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狭瓣鹰爪花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4)对五种常见的人类肿瘤细胞株(人白血病肿瘤细胞株HL-60、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肺癌细胞A-549、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都显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为2.68-18.32μM。其中新化合物1的抗肿瘤活性最为显著,化合物(1-4)除了对人白血病肿瘤细胞株(HL-60)的活性比阳性对照顺铂稍差之外,对其他四种肿瘤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均比阳性对照顺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