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条地区火山—岩浆—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chye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中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多年来,诸多的专家学者在中条山地区,尤其是其东北段开展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矿床成因、成矿背景和找矿勘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其西南段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程度较低。本论文是在充分搜集、系统分析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中条山西南段近年来找矿新进展为研究重点,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分析成岩成矿的条件和时代、厘定大中条地区的成矿系列、总结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有利的成矿靶区,为下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区域1:20万航磁、重力数据分析,研究了区域深部构造体系的特征,提出中条山深部构造表现为岩石圈增厚块体与软流圈上涌柱呈陡立接触带,沿软、硬接触带倾斜方向对应重力梯度带,它与中条山脉西北缘的山前大断裂完全吻合。以此断裂为界,可将中条地区深部构造划分为两个单元:西北部运城盆地为岩石圈增厚区;东南部中条山脉分布区为岩石圈减薄区,沿软硬接触带及其两侧,发育多期次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中晚元古代超基性、基性杂岩和酸性岩浆岩,燕山期中酸性—偏碱性岩浆岩。断裂带是中条山岩浆矿床成矿作用的深部控制构造。结合大中条山的区域构造背景,文中对大中条地区断裂构造进行了划分。2、以中条山西南端近年来找矿勘查中新发现矿床为研究重点,采用了岩石学、矿物学、岩相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开展典型矿床研究。提出桃花洞铜矿的成因为基性岩浆分凝—喷溢—沉积矿床;洞沟式方解石脉型金银铜多金属矿床,在成因上与胡家峪、篦子沟铜矿明显不同,具有幔源岩浆流体直接成矿的可能性,因而其深部还具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同时,在洞沟含矿方解石脉中发现了白钨矿,并对白钨矿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新发现矿床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条山地区的矿床学研究内容,拓展找矿思路,对指导在大中条地区寻找类似的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利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法,对大中条地区的成岩成矿的时代进行了探讨。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获得桃花洞铜矿区涑水杂岩中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脉和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625±15Ma、2592±16Ma和2548±15Ma,岩石中古老继承性锆石年龄分别为(2790±15)、(2773±24)、(2782±34)Ma。三种不同生成顺序的岩石中均出现大于2700Ma的锆石,且年龄相当接近,证明涑水杂岩的最初成岩时代在太古代;获得义唐铁镍矿床中磁铁矿体年龄为2317±33Ma、矿化花岗闪长岩为2151±20Ma、二长花岗岩为1930±83Ma;证明了含矿基性火成杂岩体及磁铁矿为岩浆熔离作用和结晶重力分异成因;利用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三岔沟金钼矿区辉钼矿的年龄为1823±23Ma。成矿时代测定结果表明中条山地区成矿具有多期幕式成矿特点。4、总结了大中条地区矿床类型和矿产分布。运用成矿系列理论,以元古宙的构造旋回为主线,建立太古—元古宙的矿床成矿系列。将大中条地区前寒武纪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2个成矿系列组合、5个成矿系列类型、6个成矿系列、17个成矿亚系列;在大中条山地区圈定了14个找矿靶区,并对其中3个靶区开展了异常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其他文献
从百色市郊区两个猪场10头临诊发生典型仔猪黄白痢猪只的肛试粪样及死亡猪只的心脏、肝脏、脾脏、小肠内容物分离出12株菌株,结合分离菌在分离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菌落染色
目的分析小儿静滴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情况。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使用阿奇霉素小儿为研究样本。均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开展针对性护理,探究结
期刊
目的调查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0~6岁20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膜分离技术逐渐在石油化工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合考虑各种分离技术的优缺点,将串联泵系统、水力旋流器及膜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一种井下油水膜分
文章阐述了美国鼓励个人创业的文化背景,介绍了鼓励个人创业的四种制度设计。
本文是对李贽的教育思想所做的一项专题研究。李贽的教育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明朝中后期,中原地区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显得封闭僵化,而李贽生活的福建泉州则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