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儿茶素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还是非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在EGCG处理后细胞数量都明显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关系。近年来,EGCG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开始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金属离子能够影响EGCG的生物学活性,使其生理功能发生改变。锌、镉离子是重要的环境因子,与前列腺癌发生密切相关,锌、镉离子的平衡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前列腺癌细胞PC-3培养体系研究了EGCG与锌、镉离子相互作用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发现,EGCG,Zn2+,Cd2+处理后PC-3细胞生长和转移受到抑制,同时80μmol/L Zn2+,20μmol/L Cd2+可以增强EGCG的抗癌活性,80μmol/L EGCG+80μmol/L Zn2+,80μmol/L EGCG+20μmol/L Cd2+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EGCG单独处理。67 kDa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是EGCG抗癌作用的直接受体,在EGCG抑制癌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67LR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Zn2+,Cd2+处理后67LR的表达增加,因此我们推断Zn2+,Cd2+可通过上调67LR的表达为EGCG提供更多作用的靶位点,从而增强EGCG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毒性作用。利用ESR检测不同处理对细胞膜蛋白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EGCG,Zn2+,Cd2+处理后膜蛋白结构发生解聚,膜蛋白三级结构趋于松散,同时在Zn2+,Cd2+存在下EGCG对细胞膜蛋白结构的损伤增强。此外,我们还研究了EGCG,Cd2+对PC-3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EGCG、Cd2+可以与PC-3细胞线粒体作用并影响线粒体功能,Cd2+在抑制ATP合成、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9等方面增强了EGCG的作用。层粘连蛋白中β1链Ⅱ功能区末端的酪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YIGSR序列,是67LR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位点。本文研究发现YIGSR显著的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生长和转移,并呈剂量依赖性;YIGSR可与PC-3细胞线粒体作用并影响线粒体功能,50μg/mL YIGSR处理后,细胞线粒体功能发生改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ATP含量降低,Caspase-9活性显著增加。MTT和平板克隆实验发现,YIGSR和EGCG共同处理PC-3细胞24h,EGCG的抗癌活性降低,YIGSR和EGCG共同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高于EGCG单独处理时的细胞的存活率。本文首次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对EGCG、YIGSR与67LR作用位点进行模拟,结果表明YIGSR,EGCG与67LR识别位点相同,均位于67LR上3BCHB N末端的活性口袋,结合位点涉及的67LR分子内氨基酸有Thr188,Ser190,Glu192,His193,Ile189,同时EGCG、YIGSR可分别与Ser190和Ile189,Glu192形成氢键。因此YIGSR可通过竞争性结合67LR中EGCG作用的活性区域,减少细胞表面67LR数量,减少EGCG与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了EGCG的抗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