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含导频的OFDMA系统上行链路的时偏估计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是一种复用技术,它将多个用户的数据分别调制在不同的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传输,接收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分离用户信号。能避免多址干扰(MAI),对抗窄带干扰能力强,允许动态子信道分配以及不需要时域自适应均衡器等优点使它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OFDM技术分离用户信号需要确定DFT窗的位置,所以接收端解调前必须先进行符号定时同步。 本文根据OFDMA上行链路的系统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隐含导频且与子载波分配方式无关的时偏估计算法。在该算法中,导频信号被等间隔地叠加在发送端待传输的时域信号中,接收端以该间隔为周期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段,然后将多个数据段对应相加,得到一个和信号。最后对和信号进行峰值检测,根据检测到的峰值位置就可以计算出OFDM符号起始位置。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叠加导频位置,可以同时估计出不同用户的时偏。 与传统的假设只有一个用户未达到同步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适用于多个用户都存在时偏的情况,在信噪比大于10dB时估计性能良好。此外,由于对叠加导频后的信号进行了幅度控制,该算法并没有扩大发送信号幅度的动态范围,且在导频能量与信号能量之比较低的条件下就能够比较理想地估计出符号时偏。
其他文献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间谐波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处理间谐波的理论和文献为间谐波的准确检测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依据和途径。现有的间谐波检测算法各有其优缺点,总的来说是不能达到精度和实时性的和谐统一。算法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算法的精度和复杂度,而复杂度和实时性紧密相连。一般情况下,精度高的算法,复杂度较高,而实时性相对较低;若要求较高的实时性,就必须选用复杂度较低的算法,但这类算法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3D视觉的研究逐渐升温,3D视频信号成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主要内容。多视角视频是使用多个摄像机在空间的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场景而得到的一
交织多址技术(IDMA,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作为第4代移动通信多址接入技术的又一强势竞争者,自被提出以来,已引起各国学者广泛的关注。IDMA系统不仅继承了CDM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MIMO通信系统结合正交频分复用(OFD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通信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reescale公司生产的Powerpc系列CPUMPC8347是一款先进的网络通信处理器。为了便于研究
海量Web信息采集是播存结构源端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Web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传统的Web信息采集无针对性,页面失效率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的缺点越来越明显。针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遍布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作为一门重要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目标跟踪所表现出的作用越发的举足轻重。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征分类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式,被广泛应用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领域。特征分类是通过分析和辨识数据的特征和类别的关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