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管网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西安市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1200m长的城市污水管网中试实验装置研究了污水管网内生化产物形成规律、管网生物膜结构及菌群构造变化情况,深入分析了污水管网内微生物群落的沿程演替规律,进一步评价了微生物菌群对污水水质的影响,为污水管网中污染物的降解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管径为40mm,流速约为0.6m/s,充满度为0.6,温度为25°C的条件下进行模拟管段中试实验,并控制管道中的溶解氧为0.3±0.05mg/L以下。污水经过1200m管网的输送后,水中TCOD、NO3-N、NH3-N以及SO42-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TCOD、NO3-N以及SO42-的含量分别由370mg/L、0.45mg/L以及38mg/L降至251.0mg/L、0.11mg/L以及25.3mg/L,NH3-N含量由35.8mg/L上升为42.9mg/L,这与管网中微生物作用有关。生物膜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管网沿程生物膜结构变化较大,初始结构表面平整,沿程结构逐渐疏松;膜表面可见球菌、丝状菌、链球菌以及杆菌等微生物,膜内部丝状菌、杆菌缠绕。通过PCR-DGGE技术研究了生物膜内的生物相,测序结果表明,10条DGGE优势条带对应微生物主要为气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毛球菌属、脱硫微菌属、脱硫叶菌属、微单胞菌属、螺旋菌属、厚壁菌门等。进一步通过覆盖度更高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随着管网距离延长,管网沿程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沿程呈增大趋势,污水管网内绝对优势菌门有变形杆菌、厚壁菌门以及拟杆菌门,其相对丰度沿程分别呈增加、减小和不变的趋势。管网内发酵菌群主要有链球菌属、肠杆菌属、梭菌属等菌属;产氢产乙酸菌群主要有地杆菌属、暗杆菌属、史密斯氏菌属等菌属;同型产乙酸菌群有醋酸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两种菌属;硫酸盐还原菌群主要有脱硫叶菌属、脱硫微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甲烷菌群有甲基球菌属。进一步分析评价了微生物菌群对污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经过1200m管网的输送后,蛋白质及腐殖质的含量均沿程减少,而蛋白质发生了蓝移,腐殖质则发生了红移,表明其物质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结合有机物的分子量分析可知污水中高分子量(蛋白质等)及部分中等分子量有机物(腐殖质)向小分子量有机物(VFA等)转化。污水的生化性分析结果表明管网中微生物改变了水中有机物的构成,将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将不饱和性有机物转变为饱和性物质,水中难降解与慢速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逐渐转向易于生物利用的基质,从而提高了污水的生化性。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缸内离子传感技术的发动机指示转矩估计方法。通过对发动机缸内燃烧生成离子电流的时域及频域分析,探讨了燃烧离子电流特征值与发动机指示转矩之间的关系。试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连续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6例作为研究
目的分析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方法对8例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PM和D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特点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因为审计质量未达标而致使审计失败事件屡有发生,给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公信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审计人员以及会计
云南松具有比较典型的扭转纹特征,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受斜纹理的影响较大。通过测试,有斜纹率20%以上时,斜纹率越大,各向干缩系数均有大的变化,径向干缩、弦向干缩和体积干
合肥师范附小三小以"拥有生活的力量"为核心办学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合理开发并推进"生活力课程"文化,彰显生活文明,实现课程多元化,以课程为载体让教育源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