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权研究——兼及我国著作权法第38条的立法完善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ner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演是传播文学艺术作品及其表达的重要活动,表演者促进了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传播,他们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表演者为表演付出辛勤劳动,具有传播者地位,表演者对其表演有正当的权利诉求。同时,法哲学理论也为表演者权利保护提供较为充分的基础和依据。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表演者权利的保护存在不足,实务中经常出现一些表演者权利受到侵害却得不到充分救济的情形。本文在对表演者权产生的历史源流、法哲学基础及其权利保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可以考虑对我国著作权法第38条的内容予以修改和完善,以对表演者进行更充分的权利救济,更好保障表演者正当利益。通过加强表演者权利保护,以提高并保护表演者从业积极性,进而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保护表演者权利既是著作权立法的初衷,也是促进表演业与娱乐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的绪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之后的第一部分回顾了表演者权的历史发展,寻找表演者的历史定位。第二部分阐述了表演者权的法哲学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围绕表演者权的权利主体进行阐述,分析自然人和单位在表演者权主体身份上的特点。第四部分研究了表演者权的内容。第五部分对表演者权的修改提出了立法建议。尤其认为我国著作权法第38条第1款第2项可以修改为:“保护表演形象不被歪曲以及未经许可的使用。”虽不成熟,但却是我国著作权法颁行二十五年以来,实务与学界第一次提出这样的立法建议。或许可成为我国著作权立法或法学研究的建设性意见。最后一部分为文章的结论部分。
其他文献
地役权发源于古罗马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用益物权形式。地役权制度从其产生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以其科学的制度结构和独特的规则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土地等不动产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大力提倡的社会风尚。进入新發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秩序深刻调整,提倡和践行勤俭节约就尤为重要和必需。   勤俭节约是立身之本。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
在25℃下,将0.5 mol/L的氨水滴加到不同配比的二氯氧锆和硝酸铈(Ⅲ)的混合溶液中,经过滤、洗涤,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三氧化二铈和二氧化锆的混合物,再经0.5mol/L的稀硫酸浸
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第三人诉讼制度都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由于两大法系在历史传统、逻辑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关于第三人诉讼制度方面的设置和操作也有不少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