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关注处在博客技术环境之下的“教师”及其日常生活。研究聚焦于“教师”,把其视为一个整体的人,回到日常生活中去,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者的博客参与式观察、实地非参与式观察以及访谈,分析教师博客现象对教师日常生活世界的冲击和改变,进而阐明博客教师为何以及如何运用博客这一技术手段影响自己在博客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生活状态。
本论文共由六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旱现了问题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叙述框架,是对本研究的概括性的介绍。结语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反思和总结。
第一章地图,通过对教师博客空间的社会学分析,揭示教师博客空间背后的商业力量、行政力量、技术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纠葛。同时阐明教师通过博客这一技术手段把博客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网络连结在一起,构成了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体。
第二章建构,以对博客教师个人生活史的追溯为切入点,探寻博客教师从现实生活走向博客生活的内在动因,进而勾勒出博客教师在博客世界中的策略选择以及自我身份建构的多重图景,揭示出博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改变自身在博客生活中的地位而主动谋划,并最终通过博客世界中地位的提升实现了现实世界中命运的改变。
第三章陷落,从介入的写作、身份的尴尬及权力的角逐,刻画出隐匿在博客世界中的权力关系,而这种权力关系本身既是博客世界运作的必然,又是现实世界权力关系的再生产。
第四章突围,意在阐明博客教师作为行动者与结构之间的互动。行动者与结构之间的张力的存在正是博客教师未来发展的可能空间。
通过研究,研究者认为,教师博客对于教师日常生活意义的拓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一些精英教师而言,教师博客是教师获取自身利益、求得自身发展的有效平台与工具,但是在制度化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师博客的存在和发展的深层意义在于,博客写作使得教师的后台思维前台化,它不仅仅是对教师身体的规训与教化,更是对教师思维的一种“全景敞视”(panopticon),究其实质来讲,它未必能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反而会导致另一种意义上的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