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习理念,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教育家倡导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自主学习就是能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环境,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习者必须针对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有效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从语言习得角度来看,听力理解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基本形式,还是其它各项语言技能发展的前提条件。认知心理语言学家Anderson(1988)认为:听力理解的过程可分为感知、解析和运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不断修正。Anderson的听力认识模式为听力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语言的习得源自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而来自听力的输入对语言习得具有重要作用。自主学习中心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是提高其听力能力的关键因素。20世纪70年代,随着自主学习研究的兴起,语言学家开始研究语言自主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的培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策略作保障。Oxford (1990)对学习策略分类的研究,被认为是比较系统的。她把学习策略分为6大类;其中3类为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另3类是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这6类策略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本论文是对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策略教学进行的实证研究。研究的目的是:(1)调查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2)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3)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策略使用方面有何区别;(4)进一步对比高效率学习者和低效率学习者在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中所采用的策略有何不同。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听力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对沈阳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75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证性研究。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英语听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在策略使用的频度和广度上亦高于对照班。这说明自主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进而提高学习成绩。随后进行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记忆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与听力成绩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情感策略与听力成绩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负相关性。最后对比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在听力理解三个阶段中的策略运用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效率学习者能够成功地运用各种听力策略,而低效率学习者需要经过策略训练才能成功地运用听力策略。在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辅导和监督作用,各种策略的使用要比在传统听力课程活动中重要得多。研究表明: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习者有效地使用除了情感策略之外的其它各项策略将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