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钙钛矿A2BO4型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表面吸附和交换氧能力、较高的氧离子扩散系数、突出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小的热膨胀系数的优点,有望成为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 SOFCs)相匹配的阴极材料。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新型Pr2FeO4+δ类钙钛矿材料的制备、组成以及电化学性能,通过材料组成的可控调变来提高材料性能,获得较高综合性能的材料组成。首先,本论文分别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柠檬酸硝酸盐法、EDTA柠檬酸法三种方法合成Pr2FeO4+δ材料,采用XRD对材料进行表征,选出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作为本论文合成Pr2FeO4+δ系列材料。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Pr2FeO4+δ材料粉体,并考察了焙烧温度对材料成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控制焙烧温度对于Pr2FeO4+δ材料获得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根据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确定本研究体系中Pr2FeO4+δ系列粉体焙烧成相的最低温度为900℃,与电解质Sm0.2Ce0.8O1.9(SDC)的最佳共烧结温度为900℃。采用A位掺杂对Sr2+对Pr2FeO4+δ性能进行了改性,在Pr2-xSrxFeO4+δ(x=0,0.5,0.6,0.7,0.8,1.0)材料中,随着Sr2+掺杂量增加材料的极化电阻减小,x=0.7时Pr1.3Sr0.7FeO4+δ材料的极化电阻值最小,继续增大掺杂量,则材料的极化电阻又增大。在500700℃测试温度范围内,Pr1.3Sr0.7FeO4+δ电极材料的极化电阻随测试温度的增加不断减小,700℃时为0.61cm2,104mA cm2电流密度作用下阴极过电位为0.13V,表观活化能最低,为107.8kJ mol1。采用B位掺杂Co3+对Pr2FeO4+δ性能进行了改性,在Pr2Fe1-yCoyO4+δ(y=0.05,0.10,0.15,0.20)中,随着Co3+掺杂量增加材料的极化电阻减小,y=0.15时Pr2Fe0.85Co0.15O4+δ材料的极化电阻值最小,继续增大掺杂量,则材料的极化电阻又增大,700℃时为0.388cm2,104mA cm2电流密度作用下阴极过电位为0.14V,表观活化能最低,为107.25kJ mol1。采用Sr2+、Co3+的A、B位双位复合取代,考察了Pr2-xSrxFe1-yCoyO4+δ系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双位复合取代Pr2-xSrxFe1-yCoyO4+δ系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受到A、B位取代离子的协同作用影响,其中,当x=0.6,y=0.05时,Pr1.4Sr0.6Fe0.95Co0.05O4+δ材料的极化电阻最小,700℃时为0.18cm2,104mA cm2电流密度作用下阴极过电位仅有0.031V,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通过Pr2FeO4+δ系列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可控调变提高了材料性能,建立了高效、易于实施的调变材料结构的方法,获得了较高综合性能的材料组成,可满足IT SOFCs对阴极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