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问题一直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他主要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对金融中介信贷行为的调控。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对该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上,随着近年来,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以及对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思考,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金融机构风险态度对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并由此提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而银行风险承担态度也受约束于银行利润空间的变化和高管薪酬水平,并再次叠加于银行行为,从而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产生复杂影响。论文结合货币经济学、公司治理和计量经济等理论,基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探讨了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和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的综合影响,以及对策建议等问题。首先,理论研究层面。一方面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内涵、价值及作用机理出发,论述了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发展,并探究了银行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基于线性与非线性角度,对银行高管薪酬与风险承担间关系进行了梳理。现状层面。一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风险承担的现状,从单因子资本质量、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三个角度分别展开,并综合银行九项财务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另一方面对比高管薪酬与银行业绩之间的关系,考察了我国银行业高管薪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证层面。一方面,实证了高管薪酬、银行绩效与风险承担三者之间的变动关系。该部分主要是为了检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同时区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风险激励作用的差异;另一方面建立一个非线性动态效应面板模型,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态度,分样本检验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策略影响的差异,并研究了限薪政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风险承担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处于左侧上升阶段;相较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风险激励作用更强;现代银行薪酬契约制度能够促使银行高管为提高薪酬水平,更加努力提高公司业绩。(2)紧缩货币政策下数量型工具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大于宽松状态;而价格型工具则相反。对薪酬异质性银行信贷影响的差异表现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低薪酬银行信贷的影响强于高薪酬银行,价格型货币政策下高薪酬银行信贷策略对利率变动更为敏感。(3)限薪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收缩效果,提升信贷传导效率,但是无法有效刺激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热情;限薪政策导致低薪酬银行信贷敏感度小于高薪酬银行。因此,为提升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抑制商业银行过分风险承担行为,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需要从优化货币政策框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高管薪酬风险激励措施三方面努力,构建兼顾风险和效率的政策配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