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严重烧伤、创伤、休克、感染等多种病理因素,均可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肠源性感染不但与早期暴发性脓毒症、持续的高代谢反应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作用。进一步探索防治肠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严重创伤应激后如何维护或尽快恢复肠道的正常屏障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生长激素(GH)除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加快创伤愈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应激反应等作用外,还能够促进肠粘膜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本研究采用能够引起肠源性感染的烧伤后免疫抑制大鼠模型,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早期大剂量应用对大鼠肠粘膜通透性、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及肠粘膜超微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临床,观察rhGH对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烧伤组和GH组各12只。后两组造成25%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创面,从伤后2h开始分别皮下注射等渗盐水和rhGH(1.33IU/kg/d)。于伤后24、96h,观察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与内毒素含量;同时利用病理组织学、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末端回肠粘膜组织形态、肠粘膜上皮细胞及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超微结构。在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临床经验,选择40例严重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于伤后48h开始每日皮下注射rhGH 0.3IU/kg/d,连用7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内毒素含量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同时观察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1.伤后24、96h烧伤组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GH组(P<0.01~0.05)。伤后24h GH组也高于对照组(P<0.01~0.05),至伤后96h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伤后96h内毒素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24、96h,烧伤组肠粘膜形态结构、上皮细胞及细胞连接损伤严重,GH组明显减轻,基本接近对照组。2.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一般情况及肝肾功能间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用药前后及用药后两组的二胺氧化酶活性、内毒素含量及肠粘膜通透性(L/M)相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hGH早期应用能够降低严重烧伤大鼠肠粘膜通透性,减轻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减轻脏器损伤,维护肠粘膜形态结构的基本正常。对严重烧伤病人,rhGH每日皮下注射rhGH 0.3IU/Kg/d,能够减轻肠粘膜损害,减轻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