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的显性知识与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中普遍认同知识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基础对创新有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然而,以往大量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文献中对于经济的空间因素往往采取回避态度,并不能全面考察知识、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系。此外,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知识禀赋优势的区域在创新强度上同样具有优势,进而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样具有优势。鲜有文献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知识与创新在区域层面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是否存在空间上的匹配。本研究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具体的分析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针对知识与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通过知识分解与创新来源分析、知识与创新的分离来分析显性知识与创新的空间逻辑,从理论分析、逻辑演绎以及实证检验多角度对显性知识与创新的空间匹配关系进行推理演绎并得到实际数据的验证。然后,科学合理的进行变量选取、度量指标的确立,将空间因素纳入到模型框架思路中,构建本研究的显性知识、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探索空间层面下的显性知识、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存在空间依赖,且区域显性知识、创新、社会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政府干预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的贡献作用。最后,应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设定不同的分位点,通过比较不同分位点下显性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与创新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弹性的值的分布情况,来考察源于显性知识的经济增长与源于创新的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还通过更紧密的分位数点设置来更加细致的考察显性知识弹性与创新弹性曲线的走势。通过比较二者弹性曲线的走势与分布来深入分析显性知识与创新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空间异质性,检验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发现,显性知识与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确实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在空间分布上知识弹性更加具有选择性与集中性,而创新弹性则分布较为均匀,总体趋势与知识弹性呈此起彼伏的态势,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创新弹性会有更好的表现。据此,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知识创新管理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的政策建议,旨在更好地引导知识、创新以及区域经济的良性关系,更有效地助推区域经济增长。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际金融界的核心问题之一——汇率为研究对象。作为一宏观经济变量,汇率不仅受国民经济状况、通货膨胀、利率及经济政策等重要经济因素影响,而且其自身的变动对一国经济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教育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了不断提高教学
元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调节与反馈,在学生第二语言学习活动中起着整体控制和协调的作用。重视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注重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