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地区的瓷窑业生产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并非首屈一指,历代学者对该地区瓷窑及产品状况研究不多。但宋金时期以淄博地区瓷窑为主的一部分瓷窑所烧造的瓷器独树一帜,虽受到河北磁州窑的影响而被归为磁州窑一系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风格。20世纪以来山东地区宋金时期墓葬发掘材料不断增多,关于墓葬形制、装饰及随葬品的研究也随之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以今山东省行政区所辖范围为限,提取宋金时期墓葬出土瓷器为研究对象,探讨随葬瓷器的类型学特征及其分期,进而研究材料所反映出的山东地区宋金时期的经济、文化及丧葬习俗、社会审美取向等情况。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对象及目的,梳理山东地区出土瓷器研究历史与现状,提出文章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墓葬概况。介绍山东地区宋金时期墓葬的发掘及出土瓷器概况,简要说明了墓葬地理位置及代表性墓葬尤其纪年墓葬的情况并对随葬瓷器的数量、釉色、器形结构等总体情况作了概括。第三部分,出土瓷器的类型。按照釉色对所有墓葬出土瓷器进行分类并作出类型学分析。第四部分,出土瓷器的分期与产地。在分型定式的基础上结合同时期窑址情况将出土瓷器分为北宋早期、北宋中晚期、金代前期及金代后期四个时期并总结各期瓷器特征,进而对器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社会原因。最后通过瓷器胎釉、造型等特征分析其产地,总结山东地区宋金时期瓷器的内涵并着重讨论外来产品的制作来源。第五部分,相关问题讨论。分析了山东地区宋金时期不同形制墓葬的墓主身份,对随葬瓷器的使用阶层进行概述;总结这一时期山东地区一般丧葬习俗特点及特殊的埋葬现象,对比分析墓葬出土瓷器与日用瓷器的异同;探讨经济、科技、交通、人文等社会大背景下的主体审美需求对瓷器生产和贸易所产生的影响。第六部分,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考古发掘材料的不够丰富和本人研究能力的不足使得对与山东地区宋金墓葬出土瓷器的研究略显浅显,期待今后的研究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