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湘西自治州民族医卫生财力、物力、人力的基本情况和群众对民族医认可满意度,全面分析湘西自治州民族医卫生资源的分布现状,进一步发现湘西自治州民族医存在的问题,思考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期达到又好又快发展民族医,充实基层卫生资源的目的。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我国民族医、湘西自治州民族医(土家医、苗医)的研究动态,普查湘西自治州民族医卫生资源的现状,多阶段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群众对民族医的认可满意度。使用Excel整理数据,形成民族医卫生资源数据库,主要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率、构成比和相对数等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湘西自治州1986年与2017年民族医从业人员的内部构成差异。结果:1.近几年湘西自治州民族医卫生财力投入整体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263万元,增长34.87%。2.湘西自治州共374家民族医医疗机构,占全州医疗机构总数的11.6%。其中民族医医院10家,民族医诊所364家。民族医医院共配备428张床位,占全州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2.86%,民族医诊所皆未配备床位,民族医医院共配备了64台万元以上设备。3.湘西自治州共1409名民族医从业人员,其中60.8%的从业人员年龄分布在61-80岁。学历构成与1986年相比有所优化,1986年初中以上、小学、文盲比例为1.2:2.8:1,2017年比例上升为13.5:9:1,初中以上学历人员有所增加,但从业人员学历整体仍偏低,其中小学学历541人,占总数的38.39%,初中学历388人,占总数的27.54%,高中、中专学历344人,占总数的24.42%,本科学历11人,仅占总数的0.78%。4.湘西自治州民族医传承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代代丰富”,师承和祖传的学习方式占全州民族医学习方式的88.85%,其中84%无传承人,且仅62人存有手抄本资料或者古书典籍。5.2016-2017年共635人通过湘西自治州土家医苗医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核,取得合法执业的准入身份,参加考核的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凤凰县、吉首市、永顺县。6.问卷调查中,61.43%的被调查者对民族医感兴趣,但仅2.57%的被调查者非常了解民族医,33.14%的被调查者曾经就诊过民族医,其中就诊人员的77.59%肯定民族医诊疗疗效。结论:湘西自治州民族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卫生财力投入不足、分配不完善、民族医医疗机构形式简单规模小、卫生从业人员流失严重、人员年龄老化及学历偏低、传承危机、普及程度不高等问题,呼吁政府重视和支持民族医,加大对民族医卫生财力物力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医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