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orhodovibrio sp.970(Trv)捕光蛋白LHI突变体的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细菌,是最早出现在自然界中的原核生物,大量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中。其特有的光合成体系能有效地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光合细菌捕光机制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中的Thiorhodovibrio sp.970(Trv)菌株与其他光合细菌不同,普通光合细菌LHI-RC的最大吸收峰在880-920 nm附近,而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LHI-RC的最大吸收峰在970 nm附近。通过对它的结构分析发现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含有两个pufBA编码的LHI蛋白基因:pufB1A1、pufB2A2。光合细菌Rhodospirillum(R.)rubrum H2(以下简称R.rubrum H2)的puh A和pufBALM被突变删除,不具有直接形成细胞质色素内膜(intracytoplasmic membrane,ICM)的能力,但在带有puh A基因的p PUCTerm表达载体协助下仍能形成ICM从而将外源基因进行表达,所以选用R.rubrum H2进行异源表达。因此,本研究对pufB1A1、pufB2A2基因中可能与Ca2+结合的氨基酸进行突变,验证其是否对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特征吸收峰存在影响。本研究对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中两种编码LHI的基因进行突变并异源表达。通过体外克隆获得了pufB1A1、pufB2A2基因,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pufB1A1、pufB2A2基因的6种氨基酸进行突变(pufB1A1基因的组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pufB2A2基因的组氨酸、亮氨酸、色氨酸),构建p PUCTerm的重组表达载体。再将突变重组表达载体导入R.rubrum H2中进行表达。最终通过紫外光谱分析扫描发现突变重组菌株有不同程度的蓝移,经比对发现pufB1A1的组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未发生变化、天冬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9 nm的蓝移、丙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4 nm的蓝移,pufB2A2的亮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5 nm的蓝移,色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6 nm的蓝移,组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15 nm的蓝移。本研究对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与Ca2+结合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从而进行异源表达,对研究LHI光吸收的影响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为研究LHI的结构及蛋白功能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江山市碗窑灌区石门溪干流内的下溪山堰坝鹅卵石护面受损严重,通过分析其流量冲刷力、卵石混凝土层粘合力、漂浮重物撞击等不同方面的损坏机理及破坏现状,提出了两种鹅卵石护面的加固措施,即高强抗冲混凝土材料加固和钢筋混凝土网格镶嵌卵石.对比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网格镶嵌卵石能更好地解决卵石脱落损坏的问题,提高鹅卵石护面层的抗冲能力和抗渗透能力.
为探讨复杂地质环境下大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结合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实际情况,立足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分析了钢支撑及围檩联合基坑支护施工的方法,并论述了降水施工的目的 和技术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条件越复杂,基坑规模越大,则基坑支护难度就越大.此时,单一的基坑支护方法可能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采取钢支撑及围檩相互结合的基坑支护技术,并做好降水施工处理,是保证大型基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
特大桥梁弹性体伸缩缝施工技术应用广泛.以郑州至万州铁路湖北段站前工程为例,探究了弹性体伸缩缝施工技术的基础处理、衬垫安装、底涂料施工、弹性体浇筑施工等应用要点,同时针对弹性体伸缩缝施工质量,提出闭水试验、静载试验等质量检验和控制措施.在伸缩缝施工中长期以来存在渗漏水质量缺陷,不能保证伸缩缝应有的作用,而弹性体伸缩缝施工技术可有效解决桥面渗漏水问题,不但外形美观,且利于桥面防水及确保使用寿命,效果显著,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大型天桥桥梁工程结构复杂,支架承载力分析与支架应用十分重要.结合天马山天桥工程实例,对其支架位置承载力要求以及支架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大型天桥桥梁工程施工难度比较大,需要结合工程特点,搭设施工支架.为保证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发挥支架在大型天桥桥梁工程中的作用,可选择钢箱梁支架,并在施工中做好支架位置承载力分析、设计、搭设以及拆除工作,为大型天桥桥梁工程施工营造良好的条件.
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具体产生部位及裂缝宽度对结构安全有较大影响,裂缝宽度过大会造成构件灌水而导致钢筋生锈,影响构件后期使用.以安庆某化工企业污水处理池现浇板出现裂缝为例,先利用经纬仪检测主体结构侧移,再利用其他仪器检测板底钢筋位置、板厚、裂缝宽度和混凝土强度,并用ANSYS软件核验板的抗弯承载力,经综合分析得出楼板开裂的原因,确定了碳纤维布加固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的裂缝处理提供借鉴.
针对常州地区发生的一起供铁线路地线金具断裂事故,将问题分解为“断裂金具性能分析”和“架空地线电流分析”两个部分.分析了断裂金具的理化性能,指出本次金具断裂原因是电气化铁路回流引起牵引站地线电位抬高,导致架空地线电流过大,地线金具间接触不良,长期放电引起电弧烧蚀,与金具本身材质、大气腐蚀、机械磨损无关.研究了架空地线电流与牵引变电站接地网电位抬升正相关,认为降低牵引变电站接地电阻可有效减少地线流入电流,提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具体措施,如地线电流分布应加强前几基杆塔入地通道等.
以色度学为理论基础,基于CIE 1976 L*a*b*均匀色空间,采用测色仪在D65标准照明光源下定量测试绿色硅化木样品的亮度值L*,色品a*、b*,计算出彩度值C*和色调角ho.选用目前为止最新的色差公式CIE DE2000计算样品色差,并将色差分为四个等级.将样品测试数据L*、a*、b*导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K-Means快速聚类分析结合Fisher判别法反向验证,最终将绿色硅化木颜色分为五级.
“材料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鉴于课程知识体系对其创新教学改革的基础性作用,以该课程为例,并结合该课程的特征与特色,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提出了OBE导向、思政抓手和两性一度三大重构原则,进而形成了OBE安全导向法、安全思政全过程融入法和三阶能力内驱机制.通过提出三横四纵知识体系结构,实现了“材料力学”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构.本研究对于持续推动专业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改革有参考价值.
光合细菌Thiorhodovibrio sp.970属于光合细菌中的着色杆菌科,其捕光蛋白复合体(LHI-RC)在970 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是目前含有细菌叶绿素a的光合细菌中红移最大的;且Thiorhodovibrio sp.970的捕光蛋白LHI除了表现出常见的pufBALMC基因序列外,在pufC下游还含有第二个pufBA基因序列。光合细菌Rhodospirillum rubrum(R.r
新文科建设是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文科高等教育走向新格局、新高度的创新举措.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述新文科建设中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基础上,从建设理念、实践与机制的角度分析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深化理念、建设体系、课程队伍以及机制体制层面提出加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